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规培第351天的小收获——肌肉血管瘤

超声科医师 · 发布于 2021-07-26 · IP 山东山东
3173 浏览
icon推荐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1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男性,31岁,自觉右侧小腿不适前来就诊,超声图像如下:


img

比目鱼肌层内见一低回声团块,长轴与肌肉平行。

img

低回声团块内回声不均,呈蜂窝状改变。

img

CDFI: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

img

(最后一张机器存的视频动态图传不上来,将就看看截图吧)探头加压试验阳性。

(浅表血管瘤时,探头在病变区加压过程中,CDFI检测出以蓝色为主的彩色血流信号,提示大量血流自瘤体溢出;探头减压过程中,CDFI检测出以红色为主的彩色血流信号,提示大量血液流入。)

病理结果:


img

肌肉海绵状血管瘤(IntramuscularHemangioma, IHM)系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为良性血管性病变,常好发于青少年。它以血管在肌肉组织异常增生为特征,表现为血管组织延伸、扩张,形成海绵窦状腔隙,可浸润肌间隙,累及邻近的数块肌肉组织,体积较小,尤其合并纤维、脂肪增生的肌肉血管瘤较易误诊。

一、IHM的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为缓慢增长的无痛性软组织肿块,常无意间发现。

2、随着病变发展,出现体表局部隆起,部分伴有疼痛、皮肤青紫、破溃、出血等改变。部分患者出现活动后局部酸胀、疼痛,或活动受限制等。

3、查体可触及病变部位弥漫性肿胀,压迫有囊性感,部分伴有硬结或疼痛。

二、IHM的影像学诊断:

初步诊断可行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

(1)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轮廓、大小及位置等,对判断肿瘤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可显示肿瘤侵及范围和主要血管来源,对诊断有较大帮助助

三、IHM的治疗

肌肉血管瘤无症状就不用接受治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多数血管瘤都经历漫长的增长到快速增长的过程,瘤体过大后会压迫周围组织,如神经、主要血管及关节等,引起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制等。而且瘤体过大会为治疗增加难度。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硬化剂注射疗法等,各有利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瘤体类型、大小、位置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来决定。血管瘤术后复发率较高,目前临床较为推崇微创治疗,可反复多次节段性治疗,且不留瘢痕,但瘤体位置较深会引起脓肿形成。且炎性病变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可通过功能锻炼恢复。瘤体较大,位置较深可采取手术切除,较为彻底[5]。

四、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较大,常见深入肌层。超声可观察到血管瘤内部的血管和静脉石,并且包含脂肪组织。血流成像可以区别动静脉畸形和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可以看到动静脉之间的分流。而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实性软组织肿块,动静脉畸形则不是实性,血管瘤的平均静脉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动静脉畸形。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血管肌肉瘤 (1)
纠错
5 53 24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