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61岁男性,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皮肤软组织缺损,临近皮瓣如何选?
患者61岁,男性,膝关节处因滑膜肉瘤复发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皮肤软组织缺损,评估缺损面积约10*8cm,术前图片与设计如下:

曾有过一些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修复经验,考虑以就近的带蒂皮瓣修复为佳。往上供区可以考虑大腿外侧,往下可以考虑小腿外侧。由于缺损面积宽度较大,大腿取的宽度更足一些,小腿取完后供区植皮可能性大,而且小腿皮瓣的切口疤痕对膝关节的影响大于大腿,所以选择大腿的皮瓣应该更好。
大腿外侧皮瓣可以考虑3种方式,1是逆行的股前外侧岛状皮瓣,2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螺旋桨皮瓣。3是带蒂股外侧肌瓣,这三种皮瓣哪个更好?
再次评估缺损范围及深度,供区血管是否受原发肿瘤切除的影响,血管蒂长度足够?
回顾影像学,膝关节磁共振提示该处的肉瘤组织比较深,快接近骨面,所以该处的骨外侧肌和膝关节外上的动脉网有可能遭到破坏,这种情况下选用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坏死风险高,带蒂股外侧肌瓣因为顺行血管长度受限,逆行的血管源不确定,所以也不优先考虑。最后考虑选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螺旋桨皮瓣。术前需要评估穿支位置,以确定旋转后是否可以足够覆盖住创面。采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探测并标记位置,穿支点位于缺损处上方4cm处,根据穿支皮瓣设计原则设计螺旋桨皮瓣如下。

术中切除肿瘤后创面如下,可以直接看到股骨外侧,不考虑植皮。


与术前评估一致,股外侧肌外下部分及止点全部被切除,创面深达股骨。所以穿支螺旋桨皮瓣比较合适。
术中再次画线设计与术中图片如下:
皮瓣面积为20*9cm

术中显露支配皮瓣的单穿支血管蒂

顺时针旋转皮瓣覆盖创面

放置引流管,减张缝合,供区局部推进避免了植皮。术中缝合后即刻照片

术后2天的照片,皮瓣血运良好。

病人一周后顺利出院。原科室还没来得及拍照,下次随访过来追踪一下远期照片还有关节功能状况,到时候再上照片。今天到此为止,不足处请大家拍砖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