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退行性眼睑外翻患者眼睑水平松弛矫正的Bick术
除了外侧睑板条,临床上用于水平眼睑松弛的还有一种术式叫Bick术。有作者对Bick术和外侧睑板条做了对比,认为尽管研究样本不均匀且不是随机的,但与LTS相比,Bick手术在解剖学和功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1]下面借用《Colour Atlas of Ophthalmic Plastic Surgery》的部分图片和译文做一简单介绍。
Bick眼睑拉紧术
Bick术缩短了临近外眦的外侧下睑。眼睑被重新附着到外眦韧带的下支或外侧眶缘骨膜。在这种改良的眼睑缩短手术中,眼睑缩短是在皮瓣下进行的。
7.3a 沿着下睑外半侧部分标记一个睫毛下切口,并向外侧沿皮肤折痕延伸一个类似的距离。打开皮肤15mm。

图7.3a 打开的皮瓣
7.3b 在靠近外眦的眼睑处做一个15mm的垂直切开,从而将外侧眦韧带的下支在距离眶外侧缘几毫米处离断。

图7.3b外眦韧带垂直切开
7.3c 确认外眦韧带下支仍附着于外侧眶缘的部分。它附着在眶缘,可以用镊子在外眦下方2 - 3mm处抓住它。这是一种牢固而不松迟的附着。

图7.3c确定附着在外侧眶缘的外眦韧带

7.3c关键点图解
7.3d 根据需要缩短眼睑。将双臂5/0不可吸收缝线穿过外眦韧带,然后穿过睑板。

图7.3d 将双臂缝线穿过外眦韧带和睑板

图7.3d关键点图解
7.3e 将5/0缝线结扎。通过外眦处的灰线缝置7/0可吸收缝线以对齐上下睑缘。

图7.3d 结扎5/0缝线,7/0缝线穿过灰线。
7.3f 关闭皮瓣。伤口的外侧端可能有个折耳。要切除这个地方,在折耳的顶端使用皮肤拉钩并在其远端边缘做个标记。

图7.3f皮瓣被关闭。用皮肤拉钩拉起外侧折耳并标记边缘。

图7.3f关键点图解
7.3g 沿该边缘切开形成皮瓣。

图7.3g 切开折耳形成外侧皮瓣。
7.3h 将皮瓣平铺在切口上,切除多余的部分。关闭切口。

图7.3h修剪皮瓣,关闭伤口。
(以上内容翻译自《Colour Atlas of Ophthalmic Plastic Surgery》)
下面分享一例国外Bick术教学录像。


附件为英文字幕。
参考文献
[1]Vahdani K, Ford R, Garrott H, Thaller VT.Lateral tarsal strip versus Bick's procedure in correction of eyelid malposition[J].Eye (London, England).2018,Vol.32(No.6):1117-1122.
最后编辑于 2021-05-13 · 浏览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