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顽固性耳鸣的特殊治疗——听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对一个顽固性耳鸣的人来说,那种“嗞嗞……或轟隆隆……”的响声不绝于耳,总是让人不胜其扰,令人抓狂,想集中精神或是安静一会都不行,多数甚至会难以入睡,需长期借助安眠药,苦不堪言。
耳鸣原因多样,多数为内耳道病变或听神经病变所致,治疗原发病多能获得良好疗效。但有一类耳鸣患者,内耳或颅内的各项检查都未能发现病变,虽经内科或耳鼻喉科长期治疗,均无明显效果。这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存在血管压迫听(耳蜗)神经的可能,此时做一个面听神经的磁共振(MR)即可发现问题。这类病人常表现为高频耳鸣或高频混合低频耳鸣,且有波动性、缓慢进展的听力下降,有些病人伴有位置性眩晕。
笔者近期诊治3例顽固性耳鸣病人,病史2-5年,伴有轻中度同侧听力下降,长期在神经内科门诊或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症状控制不佳,耳镜检查无异常,查内耳、颅脑普通磁共振均未发现异常。详问病情后让患者行面听神经MR检查,3例患者均发现听神经明显受到血管压迫或与血管伴行,经与病人充分沟通后,行听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后效果良好。3例患者术后耳鸣即刻好转,自述耳鸣声音降低60%以上,3月后复诊耳鸣基本消失或仅有细小声音,听力完全恢复。
大致手术方法:耳后发际线内约5cm直切口,行2*2cm小骨孔开颅,进入桥脑池找到听神经,将与听神经接触的血管移开或垫开。
下面选一病例做介绍:女性,62岁,右侧耳鸣伴听力下降2年。长期在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门诊诊治,无明显效果。检查未发现颅内或内耳病变。来诊后行面听神经MR检查提示右侧面听神经有血管伴行和压迫。

MRI提示右侧小脑前下动脉与右侧面听神经伴行
手术所见:小脑前下动脉行走于面听神经之间并对听神经形成压迫。手术将血管移开或在听神经与血管之间植入薄层垫片。术后一个月耳鸣基本消失。

术中所见:右侧小脑前下动脉行走于右侧面听神经之间,并对听神经形成压迫
什么样的耳鸣病人适合行微血管减压术?
长期耳鸣,且明显影响生活、工作或睡眠,经内科或耳鼻喉科治疗3个月无明显效果者,已排除内耳或颅内病变,听神经MR提示有血管压迫听神经或缠绕者,即可考虑行微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