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干体重的计算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日益成熟,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随之延长。但是很多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对让生活中液体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究竟多少为宜不明,而部分血液透析医生对于干体重的概念不清,透析超滤设置何为合适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今天主要是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血液透析干体重的确定和脱水问题。
所谓“干体重”,是指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要的“净体重”。在干体重状态下,患者既没有水潴留,也没有脱水症状,是“五脏六腑”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存在”。
举个例子:血透患者小白兔,透析龄5年,干体重为50kg,此次透析前体重为54.5kg。
那是否是小白兔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多少就透多少呢?当然不是!在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量是有严格要求的。两次透析间隔期体重增长最好在干体重的3%左右,最多不超过5%。举例:小白兔干体重50kg,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最好不超过:50kg×5%=2.5kg ,最理想的状态:50kg×3%=1.5kg 。
我们来理一下啊: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55~60%,分布于细胞内(40%)和细胞外(20%),其中细胞外水分包括细胞间隙约15%,血管内约5%,也就是说只有血管内这5%的水分才是透析时能直接脱出的。但是小白兔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4.5kg,实际透析超滤可能不止2.5kg,有可能是3kg或4kg呢。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血浆再灌注。当血液透析超滤脱水时,血液中的水分被清除出体外,此时,细胞内、细胞间隙的水分会缓慢流进血管内,进行补偿,维持血管内血液量的稳定,我们称之为血浆再灌注。这也是血透为什么从血管内脱水,却可以减轻患者组织间隙水肿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血浆再灌注的速度大概为15ml/kg.h,且发现超滤率<10-13ml/Kg.h的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所以,50kg干体重的成人每小时的脱水量应该限在50*13=650ml,单次血液透析4小时,总脱水量限制在2600ml左右,即体重的5%。如果确实超出了,最安全的方法就只能延长透析时间或者增加透析次数了。
小白兔既往体重增长常大于5%,脱水量超过了干体重5%,没有发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NO!NO!!NO!!!
研究表明,容量负荷过多被认为是高血压、心衰、营养不良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等发生的重要机制;同时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
干体重是否是一成不变,十年如一日呢? 病人的干体重和正常人的一样,是一个变数,随着季节、年龄、饮食、排泄、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在换季增减衣物的时候,常常让患者与最佳超滤值失之交臂。另外尿毒症病人由于并发症也会带来损耗。
另外透前体重也是容易出问题的环节:称体重之前,记得排空大、小便,包包、手机、大金链子、钥匙、厚衣服呀什么的,都要放到一边;在透析称体重时候,穿的衣服裤儿要相对固定,提前对衣服称重,季节更替,更换衣服后需要重新测量。建议透析患者在家备电子秤,出门透析前先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
三、超超滤量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
超滤量(脱水量)=透前体重-干体重
为了提高透析患者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我们共同努力哦😀下次再携同透析患者小白兔跟大家一起探讨血液透析的那些事。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