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IST评估中,当靶病灶与非靶病灶融合,如何评估
假如在基线时 病灶A被选为靶病灶,长径为10mm,病灶B为非靶病灶,虽然能测量出其长径为5mm, 但作为非靶病灶其被记录为“存在”。 治疗一段时间后疗效评估,病灶A和B完全融在一起,长径为16mm。
此时计算靶病灶的增大比例是 6÷10=60%→PD,还是1÷15=6.7%→SD
一个网站中说到,病灶融合通常提示疾病进展
https://recist.eortc.org/faq/coalesced-lesions/
假如在基线时 病灶A被选为靶病灶,长径为10mm,病灶B为非靶病灶,虽然能测量出其长径为5mm, 但作为非靶病灶其被记录为“存在”。 治疗一段时间后疗效评估,病灶A和B完全融在一起,长径为16mm。
此时计算靶病灶的增大比例是 6÷10=60%→PD,还是1÷15=6.7%→SD
一个网站中说到,病灶融合通常提示疾病进展
https://recist.eortc.org/faq/coalesced-le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