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于细胞污染的科普贴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湖南湖南
4246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17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大佬们帮我看看我的细胞这是污染了吗?”

“大神,请问我的细胞是不是污染了,是什么污染呢?”

“救救孩子吧,我的细胞怎么了!”


养过细胞的朋友们一定会有这样的时刻,捧着被污染的细胞感叹:“细胞真是太难养了。”


细胞真的这么容易污染吗?

是真的,而且一旦污染就很难抢救回来,更严重的是一个细胞的污染可能会导致实验室内细胞全部受到影响。

常见的细胞污染类型包括细菌污染、真菌污染和支原体污染,养过细胞的小伙伴基本上都遇到过,有时候可能无法区分是哪种污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种常见污染吧。


1、细菌污染

img

细胞受到细菌污染后,培养基会变得浑浊,算是比较容易发现和辨别的污染类型。也有的培养液肉眼观察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的形态有变化,镜下会有小黑点且有规律的运动(黑胶虫)。

引起细菌污染的原因一般是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常见的细菌污染有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

2、真菌污染

img

常见的真菌有烟曲霉、黑曲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真菌污染时细胞培养液一般不会变浑浊,但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各种形状的菌丝。像念珠菌和酵母菌则会呈卵圆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如上图)。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3、支原体污染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污染发生率高达63%,但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时,其生长率一般不会发生显著的影响,所以支原体污染与细菌、真菌污染相比较更难以察觉。当你发现你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状态变差的时候就要小心一点了,你的细胞很可能被支原体“玷污”了,除此之外,细胞膜周围和细胞间隙之间会出现很多不动的小黑点,当你看到这些小黑点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确诊”了。


培养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部分敏感细胞可见细胞生长增殖变慢,部分细胞变圆,从瓶壁脱落。但多数细胞污染后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变化,若不及时处理,还会产生交叉污染。


一旦细胞发生污染,就很难抢救回来,就算勉强救回来了 ,细胞状态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对待细胞污染,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哦。


注意事项:

1、要保证实验室和培养箱的洁净,按时杀菌,可以用酒精擦拭和紫外照射的方法。必要时可以通臭氧过夜。

2、新到的细胞、培养基、血清都可以做一下简单的污染检测后再开始实验。另外要注意每次试剂量配制不宜过多,建议分装使用,分装时用针头滤器过滤一次。

3、进行实验操作时一定要按照实验室的要求,确保无菌操作。准备好细胞房专业连体洁净衣,戴好口罩和手套。所有进超净台的物品最好都用酒精擦拭一遍,超净台里面的东西一定要尽量少放,东西太多会影响超净台内空气流通及空气除菌

img

那如果细胞已经确认污染了,该如何急救呢?附上从丁香园上大佬那借鉴来的急救方法:


1. 判断污染源:一旦发现细胞有污染的迹象或已污染,立即判断可能的污染源:有无操作不当?培养基、胰酶、PBS等颜色、澄清度是否正常?

2. 及时处理:若确定现有的培养基、胰酶、PBS可用,则继续使用;若无法确定则新配完全培养基、PBS、胰酶,原有的液体在确定是否污染后再做处理。


注:若条件允许,细胞污染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丢弃!!!


1  若为霉菌污染,在以PBS润洗2~3遍后换液,无需加入高浓度双抗。培养48h后污染未再次出现即可。


2  若为真菌污染,在PBS润洗、换液后可加入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有细胞毒性,不推荐使用),也可加入300μg/mL氟康唑培养,污染控制后改用150μg/mL培养2~3代


3  若怀疑支原体污染,则可进行PCR检测或直接使用支原体清除试剂。也可购买环丙沙星注射液,于超净台内打开直接添加到培养基中,以20μg/mL浓度2代后改用10μg/mL浓度持续培养约2周。

   

很多人把自己培养的细胞称为宝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细胞确实就是这么的脆弱,但是只要我们做好预防,用心仔细,大多数细胞污染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最后,祝大家的细胞宝宝都健健康康的生长,然后献身于伟大的实验事业!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