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改良Valsava动作(图解,一秒就懂)

注销用户 · 最后编辑于 2019-12-23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1.4 万 浏览
icon图图的师兄a 达人已点赞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29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什么是Valsava动作?

img

瓦氏动作(Valsalva manoeuvre)是由意大利解剖学家Antonio Maria Valsalva于1704年提出并命名。对于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在书上经常能够看到,但是说起临床应用,只能是“呵呵”了,很多人可能还只是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Valsalva试验是令患者行强力闭呼动作,即深吸气后紧闭声门,再用力做呼气动作,呼气时对抗紧闭的会厌,通过增加胸内压来影响血液循环和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进而达到诊疗目的的一种临床生理试验。由于在操作上具有简便、实用及无创等优点,Valsava动作在临床上沿用已久。

Valsava动作可以兴奋迷走神经,阻断房室结传导,增加胸腔内压力,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 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鉴别心脏杂音的性质和来源:如,通过Valsalva动作,左右心发生的杂音一般均减弱,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杂音增强,二尖瓣脱垂患者杂音延长,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杂音减弱,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杂音减弱。

● 心房扑动诊断:心房扑动不容易诊断时,屏气试验可以改变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有利于扑动波暴露。

● 用于右心声学造影:在食道超声检查时,进行右心声学造影,Valsalva动作后3-5个心动周期左心系统显影,提示卵圆孔未闭;超过5个心动周期,考虑肺动静脉分流。

● 对可疑III导联Q波鉴别:III导联Q波较深,不能确定也不能排除下壁心肌梗死,屏气后Q波更小即可排除。

● 诊断呼吸性窦律不齐:呼吸性窦律不齐,屏气后窦性心律不齐基本消失。

● 诊断呼吸性QRS波形态改变:显著的QRS形态及振幅改变,屏气后形态基本一致。

作为一个无创伤性的急诊治疗方法,Valsalva动作虽然可以安全地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但是由于做得不到位,实际应用成功率较低只有5%~20%,目前临床应用并不多。多数患者还是不得不到急诊室接受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是紧急电复律。

什么是改良的Valsava动作?

为了改变Valsalva动作临床成功率较低的情况,REVERT研究改进了Valsalva动作,结果发表在2015年8月份的《柳叶刀》(Lancet)杂志上。改良的Valsalva动作让患者在半卧位憋气之后立即平卧,并由他人抬高其双腿。

研究显示,改良的Valsalva动作,较传统半卧位可显著提高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

回复121 1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