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有关"水与健康"微信帖的回应与讨论

发布于 2019-09-16 · 浏览 5218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24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有关"水与健康"微信帖的回应与讨论

2019-09-14;辛老师


早上发现了一个小年糕“文艺形式”的喝水科普知识(标题:卫生部通知:晚上喝白开水的朋友,再不看就晚了)。并发布本人一张“水与健康保健”PPT课件首页,附言:喝水科普教育成文艺形式更赞美。

 微信圈发布后,获两大回应。这两大回应,从医药学学术角度,难度更大,更深奥,一般专业内人士,非这一主攻方向,也较难懂。对老百姓来说,更是“天书”

为此,本人摘录课件部分内容,为大家提供分享和讨论。

对老百姓,要紧的是怎样认识补水的重要性,有问题苗头及时上医院就诊。

 

回应-【1】(浙江临床药师微信群):

1, 徐药师: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但湿气重的人,不适合(补水)。这类人,水的气化功能失司,喝多了,加重病情@辛老师。

病房里的肿瘤病人,大部分湿气重,瘀血。

长期湿气重的人,也是肿瘤易感人群

 

2,网友-2,回应她:

@浙江省中医徐药师,有道理,身边不少湿气重的人,那长期湿气重的人又是如何喝水呢

3,徐药师:

 先去当地医院找中医去湿气。平时,白天体力劳动,运动。吃东西,要以自己能消化吸收为前提。

 

二,社区药房专业讨论群:

1,  百事通(网友):

里面没有“卫生部”有关内容,这是一,

二是卫生部都改名二次了。

2,第三提供一点补充信息:《生物化学》有关蛋白质彻底消化过程有一个基本比例(我儿子懂事开始我就让他记住这个知识):1:53,即一克蛋白必须由53克水全程消化

这个知识是值得作为健康教育基本常识。

 3,第四点 “水中毒”是临床兽医内科学的一个病,指两种应激状态:一是超过4小时缺水突然来水,引起的死亡,二是突然改变水中(主要是矿物质)量引起的死亡,正常是3%左右,以家禽为主。解剖及病原检查都没有发现传染性病原。所以归入内科性行为应激综合症。

 4,第五点 对于有肾病的潴留患者,应该少喝水,否则会引起症状加重,尤其是晚上,尿濒病人请不要再喝水。这个应该是专业常识。


(注:以上这些补充提供专业知识很好,拓开思路。)


 三,我的讲课件中例子,主要还是公众基础知识太缺乏,不知道及时就医,就促发疾病急转。

开埸语:

引    子

提问1:为什么每次讲课,必谈医患关系?必谈医改?

提问2:防病治病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吗?

(健康报,2018-03-17,4 版,)--文章
《当我们在说“患者安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全世界各国都在医改 ,摸索和挑战 。

§        涉及存在的两大问题:

§        【1】人口老龄化;

§        【2】平均寿命延长,慢病延伸 。

现状:

花费日益增加 ;医疗需求增加 

医疗资源有限 :--只有3分钟交流--不可能建立良好互动--安全受到忽略。

作者:***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基本医疗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国公卫博士项目主任,目前担任国际期刊《健康公平》联合主编等。

卫健委3个计划生育司全被撤销,人口政策将迎来反转!

§        卫健委发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下称《规定》),3个计划生育司全被撤销:

§        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

§        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

§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不再保留

同步新增4个司局:老龄健康司、职业健康司、人口健康与家庭发展司、保健局。


此举预示国家卫健委的职责方向要从计划生育转向全民健康,更意味:计划生育政策获将彻底放开!【1】

【1】医学界  昨天(2018-09-10)

https://mp.weixin.qq.com/s/di_sl-DUaa6g17TLnODjUQ

中国目前人口比例

§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 :139008万人

§        16至59周岁: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

§        60周岁及以上: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

§        其中65周岁及以上: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        按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超过7%时,进入老龄化社会。【2】

§        那么,这个严峻的现象如何缓解?

中国人口政策真要迎来反转了!


一个问题:

你愿意生二胎/三胎吗?为什么?

文献【2】医学界  昨天(2018-09-10)

https://mp.weixin.qq.com/s/di_sl-DUaa6g17TLnODjUQ

美国

医疗死亡:10万多人/年,

 费用消耗:200亿美金/每年.

调查表明 :
30%:有差错经历,

60%:没有受到尊重或征求意见,

30%:医疗费用浪费,对病人没有帮助。【3】

文献【3】健康报,2018-03-17,4 版,)

患者安全概念--涵盖3个考量 

§        过度医疗--导致患者安全问题;

§        医疗服务不足--导致患者安全;

§        医疗差错--导致患者安全。

调查表明:

动脉血管造影术:4%~22%不必要;

颈动脉内膜切除:33%(1/3)是不必要  

这些过度的医疗对病人非但没有好处,还会带来坏处。【4】

【4】健康报,2018-03-17,4 版,)

“该做的没做”

§        47%:缺乏急救医疗照护,

§        44%:缺乏慢病医疗照护,

§        42%:缺乏后续医疗服务跟踪 。【5】

(文献【5】健康报,2018-03-17,4 版)

§        医疗差错- 可分:

■“计划差错”:不正确医疗方案 ;(例:青霉素一天1次!

■“执行差错” :未能正确执行既定方案;(一天3次等于一天3 餐吗

§        交通事故死亡:4万/年.

§        空难:2000多人/年.

§         医疗死亡:近10万/年.

如何提升安全准线 ?

§        6大目标:

§        安全性、

§        有效性、

§        以患者为中心、

§        高效性、

§        公平性

§        平等性

-------实现患者安全的前提

一方面不做错事 ;

把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提升患者安全--需要什么样框架 ?

§        3个方面 :

§        直接对象是患者和家属 ;

§        微观的角度 :医疗场所的干预 ;

§        宏观 :社会、法律等制度层面的执行。

 

 

(课件)主   题

§        1,水与人的生理;

§        2,水与人的病理;

§        3,人怎样合理补水;

§        4,不要滥用静脉补水;

---

1,水与人的生理;

人是由什么组成的?

细胞是什么组成的呢?

(细胞中含水量最多,生物体内平均含水65%~70%。)

人体必需营养素

§        水-人体不可缺物质,重要性仅次空气。

§        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

§        矿物质

水分占人体重的百分比是多少?

胎儿(三月龄)90%、

初生婴儿80%、

男少年75%、

成年男子70%、

老年男子小于65%。

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 

水对人体作用【1】

(内容略)

人体水的来源和排泄

(略)

主   题

2,水与人的病理;(略)---事后听众反馈--这部分不大好懂

什么叫脱水?

(略)

等渗性脱水-介绍(略)

等渗性脱水常见病因:(略)

等渗性脱水-治疗方法(略)

低渗性脱水--介绍(略)

低渗性脱水-治疗---应上医院救治,

高渗性脱水-介绍

老百姓怎么知道是什么样脱水?

(这是医药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

老百姓该知道是:

高热,出汗,拉肚子,等等引起人体水分丢失基本知识,

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去喝水!

 

 案例1-国际航班药师抢救病人

转发王鹤尧(微信)(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药学主任)记述:2月1日,NZ3888航班,飞12小时到奥克兰。 飞到6小时时,空姐呼叫医生。我起身过去(就我一个

 

案例2:腹泻一天20多次,引发“心梗”

 腹泻,持续3 天,自行服用“肚痛整肠丸”等,未就诊,第4 天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报告家人,急诊检查,心脏3支冠脉梗阻。

(第4天 )当晚上支架,

究其原因,腹泻脱水,血液浓缩。

患者不报告,自行处置,最大败笔!

 

案例3:小女孩脱水死亡
《当我们在说“患者安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文中讲述,小女孩脱水死亡案例【6】--来自在健康报)

文章主题:人文医学;

【6】 http://www.jkb.com.cn/healthyLiving/jkzs/2018/0317/426270.html

(健康报,2018-03-17,4 版,)

 

文章标题2, 一个小女孩的悲剧换来的患者安全机制-1

2001年感恩节,小女孩误闯滚烫水的浴缸,一声惨叫,送到儿童医院。烧伤面积达到80%,处理及时,技术全美名列前茅,很快得到控制,从重症病房转到普通病房。

 

在之前的科室里,医护人员尽了100%的努力,他们也很欣慰,高兴告诉家长,可以在圣诞节之前孩子接回家了。

 

然而在转病房的过程中,故事发生了转折。

新团队接手后,对女孩病情完全不熟悉,但熟悉临床路径,也有指南,就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治疗。

 

然而,他们和之前的团队没有充分交接,没有了解到,这时候皮肤烧伤的女孩最缺的就是水,而恰恰这个孩子补水很困难,护士有时候喂了几次都被吐出来。虽然女孩的母亲反复提醒护士,女孩非常渴,需要补水,但因为喂水太困难,而且看看身体指标,也还算正,就回答女孩的母亲:我们的医疗服务有大数据指引,客观指标是没问题的,你可能不太懂,但不用担心。

 

就这样,几天后,女孩突然由于严重脱水引发了心脏问题,即便立刻送到了抢救室,但这颗幼小的生命还是在不到一天内就 离开了人世。 

事情发生后,医院院长和科室主任登门到小女孩家中道歉。

 

小女孩的妈妈说,如果院方能答应她下面的要求,她就不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要求就是,从此以后,医院要保证类似的医疗事故不会再发生
     
     医院马上针对这件事召开了董事会,大家由这件事深刻地意识到患者安全的重要性,也向小女孩的家属保证,此类事件今后不会再发生。





 

也是就慢慢建立了起来  在这之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的机制。

 

 

案例4,拉肚子引发大抢救!【7】
这起死亡病例和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7】2018-07-02,药脉通头条

 

65岁,男,腹泻,家属陪同急诊

主诉:“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过期的绿豆糕。”

七个小时前开始出现上腹痛和反复稀水样腹泻

 

医生:

血压只有80/46mmHg,已经休克了,要做份心电图检查,再抽血化验一下。

 

患者妻子:“检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绿豆糕,拉肚子。”

 

医生:“不检查,就不知道指标高低?不知道指标高低,就无法对症治疗?”

最担心:

感染程度?

电解质情况?

休克是否合并其它情况?

是否只是胃肠道痉挛性疼痛? 

 

患者妻子喋喋不休,不肯配合,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医生,坚决 ,起身,示意患者前往抢救室 ;

 

医嘱:打开静脉通路,留取血标本,然后用0.9%氯化钠快速补液,监测血压/心率/尿量。”

 

第一份心电图不到4分钟,病情天翻地覆!室颤了

 

离患者第一次腹泻仅12个小时之后,便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死神所吞噬

 

很少有人知道:

 

特别患慢性病中老年人来说,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

 

也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以腹痛为首发的临床表现。【7】

 

 

主   题

3,人怎样合理补水

 

最简单—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Ⅰ-配制要点—
必须温开水,不能热沸开水

 

本院实例:第一天配制:溶液色清。

 第二天溶液色黄,患者质疑药品质量问题,投诉

 经调研找到原因!

 这属于临床药剂学范围,需要药师参与调研解决。

 即家属从开水间热沸开水,直接冲入药杯中药粉

 碳酸氢钠-分解—碳酸钠+二氧化碳+水,碳酸钠碱性大于碳酸氢钠,在高温下,葡萄糖分解,变黄(5 -羟甲基糠醛)

 补:医院药学与安全用药

(2010年5月7日----讲稿—168页)
口服补液盐变色对小儿的影响

 2007,2,13,儿科护士长报(见药讯2007,1,)

2007,2,12,用开水冲泡,变黄色.前期都没有变色,是否质量问题?

解答:

应温开水冲泡.内中碳酸氢钠热开水冲,极易受热---分解---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内中葡萄糖在碱性下不稳定.分解成有色聚合物

 要点:不能热开水泡

 

补充:家庭自制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I、II、III的区别?

 成人饮水与血栓

老人喝水的4个关键时间点:

晨起一杯(温开水)的5个好处

 夏天喝水讲究多,

健康报,2018-06-13;--唐山中医院肺科副主任 孙惠敏

标题3,喝水掌握五原则

1.喝温不喝凉:

 2.喝淡不喝甜:

 3.慢喝不快喝:

 4.喝水不晚喝:
 5.喝水也“吃”水

纯净水、矿泉水、苏打水、白开水、果汁.....到底哪种好?【8】

3,长期饮用纯净水身体会缺少矿物质

 纯净水完全除去了人体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故具有很强的溶解人体内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并促使其排出体外,从而导致人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的流失而患病。

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和孕妇是不适合的

【8】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饮水智慧》主编 左振素 张艳丽 于海燕

4,天然矿泉水、天然山泉水、矿物质水大不同 

5,牛奶绝对不能当水喝

6,果汁的营养比新鲜水果相差甚远

7,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主   题

4,不要滥用静脉补水;

 

口服补水与静脉补水!--怎样选择?

口服补水--—安全方便;

 静脉补水--—无奈之举!

 中国老百姓热衷静脉挂针-----无知;

 

文盲不可怕,医盲最可怕”---—热传微信帖

 

静脉挂针—葡萄糖注射液---基本溶媒

 

大部人不知道的药学秘密---

本人毕生研究—临床药剂学—基础原理

临床药剂学-难度很大—需要患者和家属配合,共同应对!

例1,台一医易善复+葡萄糖液混浊---孕妇纠纷案

img

(微信帖):文盲不可怕,医盲最可怕
(我们必须知道的十个医学常识。)

 

常识1:绝大多数疾病无法治愈  ;

常识2:上次管用的药这次不一定管用 

常识3:医生看病就是赌概率;

常识4:看病最重要的是“问诊”,而不是“求药”;

常识5:是药三分毒  ;

常识6:最好别用抗生素  ;

常识7:输液等于一场小手术 ;

常识8:不要相信偏方治大病  ;

常识9:不要盲信抗癌食品  ;

常识10:食物相生相克就是扯淡    

 

输液瓶中橡胶塞屑会流进血管吗?

不会!

输液管上有泸板阻档!(孔径0.45μm)

img

喝水科普教育成文艺形式更赞美!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218

2 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