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分享一例输血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例讨论

药师 · 最后编辑于 2023-08-17 · 来自 Android · IP 辽宁辽宁
2.4 万 浏览
icon執著 推荐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6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自己在临床遇到的病历。

患者因输血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

男 75岁

诊断:1.过敏性休克,2.输血反应,3化疗后骨髓抑制,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缓解,5.脑梗死。

患者既往反复多次输血,曾有输血过敏史,轻度皮疹,可缓解。

入院后完善血常规检查,血常规 血小板20*10^9/L,予以输注A型血小板2u,输注过程中突发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抢救无效死亡。

临床药师会诊意见:

1、因考虑到患者既往输血过程中出现过轻度过敏反应(皮疹),对既往明确过敏史又必须要输血的患者,建议输血前做好,做充分知情同意,签好字后应用。

2、对于既往明确输血过敏史的患者,应归为重点观察对象,加强防患意识,加强巡视,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置输血相关反应。

3、输血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无明确依据,反而有可能抑制或延迟反应,造成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延误。不建议输血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作为预防过敏反应用药。

4、目前临床医师考虑患者死因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应是肾上腺素(1:1000)肌注。而从患者出现输血反应:眼睑水肿、四肢皮疹,五分钟左右出现呼吸(呼吸困难)、循环(血压降低)反应,最后约34分钟左右出现意识丧失、心音消失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时才开始给予肾上腺素静推。若过敏性休克诊断能够更早判断,患者是否能够获得更早的抢救机会。是否是对于既往患者轻度过敏反应的轻视,出现输血反应早期仅给予抗组胺药,约五分钟左右给予地塞米松于大溶媒中静点、多巴胺升压,吸氧。对于过敏性休克这些用药都是辅助用药,不足以抢救过敏性休克。况且地塞米松起效慢,在大溶媒中静点使其进入人体速度进一步减慢,无法对抗进展迅速的过敏性休克。故在此建议,加强过敏性休克的诊断和抢救培训,及时鉴别严重过敏反应并作出抢救措施;过敏性休克抢救首选肌注肾上腺素(1:1000);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时,建议选用速效中效的激素(如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作为辅助用药。


欢迎讨论:

1、对输血常规预防过敏是否正确?

2、既往有过敏史又必须输血如何权衡?

用药经验专栏
821 讨论
过敏性休克 (50)
输血不良反应 (5)
过敏性输血反应 (1)
纠错
46 211 47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