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从**教授过敏休克案例想到

发布于 2019-05-22 · 浏览 451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35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从**教授过敏休克案例想到

从**教授过敏休克案例想到,记者对任正非的150分钟采访,归结到一点,要胸怀宽广,要思路拓宽!不能拘泥于自我,拘泥于小部门小团体。


**教授过敏休克案例:

1,是戒酒硫反应吗?大多数网友回应:不象戒酒硫反应。

2,是头孢呋辛酯片过敏休克吗?过去没有过敏史,口服用药引发如此严重的过敏休克,实在不可理解。

我反馈给大家一例北大一院医生莫西沙星口服过敏休克历险记,记录描述相似,但反应速度略比**教授慢一点,自我打车到北大一院急诊,还能口头医嘱:快,地米,然后不知人事。还有2例突发过敏休克死亡的案例,都是哮喘过敏体质基础的。例1是某律师儿子,用10天头孢后病情好转复诊,改另一头孢,从注射操作台到座位,几秒钟后死亡。例2,一个药检所副所长,地区药品不良监测中心主任,死于药品不良反应,注射丹红注射液后20分钟左右死亡,据说也是哮喘基础。本人当时分析考虑到这一基础病理。可有人说我影响了他的产品销路,要求删除帖子。


3,戒酒硫反应:大部分病例报告是药后喝酒,极少数病例是酒后用药。药后用酒发生戒酒硫反应,大部分在一周内发生,10天左右也有,20天也有个例报告。

从酒精的代谢速度,理论上早排泄,但个体差异说不清。


4,从任正非记者访谈,想到孕妇安全用药。凡是对孕妇用药的“药”字之外的因素,研究越深透,越能容易处理孕妇用药咨询问题。

从任正非的采访录看,只有用“雄才大略”来概括。他的思想脉络,远远超出自己本行业范围。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511

7 5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