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CRC】中国CRC的生态环境及SMO发展报告

发布于 2018-07-30 · 浏览 2.1 万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28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原创: 李树婷等 中国CRC之家 7月10日


作者:李树婷,刘洋,高志刚,王月,胡思佳,熊梦桢,高丽星,王哲渊,桂尚苑,所伟,刘燕飞,杨丽,王欣,任科



img

img

[摘要] 

临床研究助理/协调员(CRC)在近几年的新药临床试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非医学判断工作,

成为研究者、申办方和研究中心之间的重要纽带,在加快临床试验、保证试验质量方面成为重要的力量。CRC是一个新

兴的职业,加强对CRC的关心和理解对这个队伍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以2014年“中国CRC之家”成立以来进行的

10次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对不同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从11个方面对CRC和现场管理组织(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MO) 的生态环境进行展示,包括CRC/SMO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人员构成情况及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分

布、CRC的人事管理和SMO运营模式、项目承担情况和工作负荷、人员培养的主要方式、薪酬情况和满意度、CRC的职

业发展及对未来前景的信心、目前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行业活动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全方位勾画出CRC的群体

状态,不仅让更多的研究者对他们的助手有所了解,而且让整个制药行业都来关注CRC,共同培养这支年轻的队伍,让

CRC这个职业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成为中国临床试验的坚定基石。


关键词


临床研究助理;临床研究协调员;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新药研发;机构管理;现场管理组织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development of CRC and SMO in China


[Abstract]Clinicalresearch assistants/coordinators (CRC) hav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role in the

clinical trials of new drugs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undertakenmost of the non-medicaljudgment

work,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among investigators, sponsors and clinical trialcenters, and been an

important force in accelerating enrollment and ensuringquality of clinical trials. CRCis a newcareer,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have more concern and understandingfor them in order to develop this team

successfull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results of 10 questionnaires conducted sinc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CRCHome”  in 2014. Through comparing andanalyzing the data of different year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lture environment of CRC and SMOfrom 11 aspects including CRC/SMO’s development track,their

personnel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majorcities,CRC’s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SMO’s

commercial mode, majorways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 on. All in all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CRC is

outlined in all aspects. It is aimed not only at letting moreinvestigators know their assistants, but also at that

the whole pharmaceuticalindust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RC so that this young teamcan

grow and develop in a better environment and become a strong basic forcefor new drugs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clinical research assistant; 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 clinical trial; good clinical practice

(GCP); new drug development; clinicaltrial management; 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MO)



CRC是clinicalresearch coordinator的简称,在我国被译为“临床研究助理”或“临床研究协调员”,其主要职责是协

助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过程中非医学判断的事务性工作。CRC 作为一线临床研究人员,在临床试验尤其是新药临床试验

中发挥很大作用,其参与程度与临床试验质量密切相关。从临床试验所用的工作时间来计算,CRC所占比例超出一半以

上。在此情况下,了解CRC 的生态环境,了解现场管理组织(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MO)  的发展情况则显

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以2014—2017年以来“中国CRC之家”开展过的多项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对CRC和SMO 的整体

情况进行叙述和讨论。



1中国CRC 及SMO的发展过程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少数临床试验比较活跃的医院开始出现临床研究助理,当时是临床研究护士(clinical

research nurse,CRN)和CRC 的混合概念,大多为退休护士承担CRN /CRC的工作,这些人基本是医院内部的职工[1],所以并没有类似于SMO 的企业参与到新药临床试验工作中。

在国外,SMO是协助研究者在研究中心完成临床研究具体操作的一种合同研究组织。欧美国家没有临床研究机构准入门

槛,有条件的公立、私人医院和诊所都可以开展临床研究,所以SMO 参与临床试验的情况非常普遍。欧美的SMO分为

2种,一种是SMO 公司自己拥有1家或多家私人医院或诊所,拥有医生、护士和CRC,如丹麦的西斯比亚/CCBR和美国

的Accelevance等;另一种类似于中介组织,也称为Investigative Site Network,比如美国的SCRI,他们组织多家医

院或者诊所的医生参与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和研究团队分布在各地;他们发挥商务拓展、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培训等

职能来组织多家中心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在我国,由于新药临床试验机构需要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认证,因此很难复制国

外SMO的经营模式。


2008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到我国开展,有公司开始模仿国外的SMO开展部分业务,即组建了

以人力派遣为主的CRC团队参与试验,并在报价、管理、培训等商业模式上搭建了沿用至今的中国SMO的基本框架。在

2009—2014的5年时间里,以人力派遣为主要业务的SMO 公司纷纷成立,其临床试验项目主要来源于跨国制药企业,

尤其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由于质量和速度要求高,制药企业雇佣了CRC 参与临床试验。但是此阶段的SMO 的经验

和管理都尚在摸索阶段,制药企业大多是直接与SMO 签订合同进行人员派遣,新药研发行业包括研究机构对CRC/SMO

没有很多的关注。2015年著名的“7·22”事件发生以后,没有CRC参与的临床试验,其质量很难满足药政部门的核查要

求。不仅是国外制药企业,国内制药企业的新药临床试验也开始聘用CRC。由于CRC 的需求量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对于

SMO 的管理形成较大的挑战。在2015年以后的几年时间里,SMO 的管理逐步规范化、规模化,整个制药领域对

CRC/SMO 的发展更加关注,CRC的聘用和管理成为临床试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


CRC的人员构成


药物信息学会(DIA)中国SMO 协作组暨“中国CRC之家”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对33家成员单位进行了调

研,CRC 人员构成比例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2015年与2017年CRC 人员构成比例情况   %

img



关于CRC 的年龄

有1项调查结果显示:20~25岁占35.7%,26~30岁占51%,

30岁以上占13.3%(常婷等,2015年12月);

女性占94.8%,男性占5.2%,未婚占63.7%,已婚占36.3%(邱双军等,2017年12月)。由此可知,CRC 是

一个年轻的群体[2],80%以上在30岁以下,且未婚女性占60%以上。2年来,CRC 的学历构成变化不大,本科生占

80%左右,但护理专业的比例明显降低,药学专业背景上升约10%从工作经验来看,1年以下工作经验的CRC 的比例

上升了10%,达到52.4%(高志刚,2017年12月),说明CRC的队伍不断更新、壮大,人员结构更加年轻化。




3CRC专业人员的数量和城市分布


 自2014年DIA中国SMO协作组暨“中国CRC之家”成立以来,每年对协作组内的人员情况进行调查,这4年的变化请见

表2。


表2  2014—2017年SMO 协作组人员的增长情况

img




CRC 在不同城市的分布情况也在发生变化,2016年和201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CRC人数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合肥和太原等几个城市增长最快,详见表3。

表3   2016—2017年CRC 人数增长最快城市列表

img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CRC的分布地域不平衡,在全国129个城市中,排名前5的城市拥有CRC数量占全国总数的

46.5%,近60%的城市CRC不足10人,有22.5%的城市CRC人数在10~50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临床试验地域分

布的现状。另一方面,近年来二、三线城市的CRC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7年有12个二线城市的CRC人数增长超过

50%,说明新药临床试验正在向二、三线城市加快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正在改善。



4


CRC的人事管理及SMO的发展规模


我国目前CRC 的人事管理主要有2种方式:院内CRC和SMO 来源的院外CRC。院内CRC 为医院设有CRC 编制或者允许

签订合同制CRC。这些CRC受雇于医院,由医院的临床研究机构或研究者安排工作,负责1个至多个项目不等。院内

CRC 只在少数医院存在,估计总人数在500以内。这些CRC 虽然具有人员稳定的特点,但个人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职

务晋升比较困难。来自SMO管理的CRC多数为SMO公司聘用的全职员工,外派到医院,在研究者的授权和指导下协助

研究者从事临床试验的各种工作。SMO和CRC签订工作协议,并定期支付薪酬,负责对CRC进行培训、管理和职业发

展。来自SMO 的CRC 占全国CRC总数的95%以上。


SMO 公司自从2009年以后逐步得到快速发展,到2017年底在“中国CRC之家”登记的SMO之中,500人以上的有3

家,其中有2家已经超过1000人,200~500人的有6家,100~200人的有9家,100人以下的SMO 11家。除此以外,在

各地还有一些地方性的SMO,规模较小,一般在30~50人,只负责该地区研究机构的临床试验,大约有50家。全国性

的SMO 未加入协作组的公司较少,人员数量在300~500人。加上协作组在册的CRC,全国数量在10300左右。



5CRC的派遣和项目承担情况


5.1   临床试验/研究方面的需求     


在2015年以前,大部分SMO的项目来自于跨国制药企业或合同研究组织(CRO),其比重占到80%以上。2017年以

后,我国自主创新的临床试验迅速增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又**了严格的临床试验核查标准,使得国内制药

企业也增加了对CRC的需求。目前不仅是创新药、国际多中心试验需要配备CRC,而且仿制药和部分医疗器械项目也都

开始使用SMO/CRC。除此以外,科研经费比较充裕的医院的科研项目也开始配备CRC。CRC的业务范围已经从制药企

业的新药临床试验项目扩大到医生发起的临床研究,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


5.2   研究中心的管理要求


随着新药试验数量的增多和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CRC 加入到医院的临床试验项目中,在有些临床试验开展数量

超过200项的研究中心,CRC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人。这给医院的工作场所、患者信息的安全和临床试验的质量等都提

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合理安排CRC的工作,保证临床试验能够顺利进行,不少临床研究机构办公室在试验项目的人员安

排方面成为决策者,即由研究机构决定参与临床试验的SMO公司,由申办方向研究机构派出CRC并支付相关研究费。


①优选供应商模式。研究机构会根据SMO 的情况制定一个优选供应商名单。这个名单有的是固定的;有些机构会根据

SMO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优胜劣汰。被选中的SMO 派遣CRC 参与该中心的临床试验。CRC 一般要求固定在

医院工作,承担这个中心的多个项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CRC在这家医院相对固定,对医院的情况比较熟悉。有的

CRC 驻地多年,这能给研究医生、机构管理人员和申办方/CRO 构建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对试验的进度和质量都有一

定益处。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采取这种方式管理CRC。


②针对项目招标模式。研究中心对于SMO没有特别限定,在有临床试验项目需要时,进行几家SMO竞标。中标的

SMO 公司派遣CRC参与试验。这种模式因为CRC随项目分配,人员流动性较大。如果在一家机构中的临床试验项目受

试者人数较少,会造成人员成本增高。如果CRC 同时负责几个中心的试验,会造成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增加,人员的

稳定性和试验质量都有一些潜在的问题。


还有少数研究中心只与一家SMO绑定合作,所有CRC只从一家SMO来;有的研究中心不参与CRC的管理,SMO公司只

能与科室签订协议,研究者负责整个CRC的管理;有的医院不接受SMO派遣CRC,只使用自己医院雇佣的研究护士或者

CRC。这些情况都不普遍。


5.3   CRC的项目承担情况


从CRC 参与临床试验的分期来看,主要以Ⅲ期临床试验为主。在“CRC 之家”2017年7月和12月分别进行的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Ⅰ期临床试验:14.05%,11.88%;Ⅱ期临床试验:10.33%,11.17%;Ⅲ期临床试

验:66.37%,66.40%;Ⅳ期临床试验:9.25%,10.55%。


从CRC 参与项目的临床专业来看,肿瘤的临床试验占比最高。2017年12月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肿瘤专业:占

60.9%;常规内科非急诊:占45.9%;心梗、脑梗等急诊:占15.2%;外科/骨科:占19.32%;其他:占18.83%。从这

个方面也可以看出肿瘤专业的临床试验占到比例最高,新药研发状况最为活跃。





6


CRC的培训情况


CRC的培训一般分为岗前培训(理论学习和带教实习)和就职后的持续性培训。岗前或入职培训由SMO 负责,从法

规、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临床试验基本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得到基本的入门培训后,CRC到临床上由

带教老师(高年CRC)进行实操培训。一名新人一般要接受3个月左右的培训之后才可以参与临床试验,而且是从辅助

工作开始做起。

就职后的CRC 也会接受其他培训,但培训的机会在各SMO 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对于CRC 今后的成长造成较大影

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后,临床研究机构和申办方也会举办一些培训,但这些培训一般针对某些新药或

者某些疾病及其诊疗知识。“CRC之家”2017年7月和12月针对SMO提供培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提供每

月一次以上系统培训者占65.2%和67.0%;提供每2月1次比较系统的培训者占29.1%和27.5%;系统不太完善但至少每2

月有一次培训者占2.5%和2.8%;系统不完善超过2月才提供培训者占2.5%和2.0%;几乎没有正式培训者占0.7%和

0.8%。从培训频度看,尽管有些SMO 培训系统不太完善,仍有97.3%的SMO 能够每2个月提供1次培训。但是,这个

数据是在协作组内较大的正规的SMO 之中调查的数据,如果加上地方性小规模的SMO公司的数据,培训的比例也许有

所下降。除了SMO公司提供的培训外,CRC所在的研究中心通常也会安排一些培训。行业内针对GCP 或临床试验技术

方面的培训每年都会举办,这给CRC 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7CRC的工作量、


薪金收入及对职业的满意度


7.1   CRC的工作量情况和工作时长


CRC参与的临床试验期别不同,所需进行的各种操作的复杂程度有很大差别。例如,处于Ⅰ期药动学研究阶段的试验就

需要很多常规工作时间以外的额外工时才能完成,经常会超出每日8小时工作时间,但有的由于入组患者少等原因,工

作量会比较少,CRC比较清闲。2016年与2017年CRC 负责的处于入组和治疗阶段的项目数量比例的调查结果见表4 。

从表4可以看出,负责1~2项入组期临床试验的CRC占62.9%(2016年)和62.97%(2017年),2年间变化不大。


表4   2016和2017年CRC 负责的临床试验项目数量所占比例   %


负责项目数量



  

img



对于每周的工作时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CRC 的每周工作时长在32~48h,占58.7%,每周工作时间在

24~32h者占17.8%,小于24h和大约48h者均为少数,分别占11.9%和11.6%(邱双军,2017年12月)。


7.2   薪金收入及满意度


SMO 协作组于2014年及2017年分别对薪酬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虽然CRC 整体上年龄较轻,工

作年限较短,但2017年有81.3%的人员薪金在每月4000~7000元,小于每月3000元和大于每月9000元者占少数。薪金

的收入与他们所付出的工作逐渐匹配,CRC 的满意度也在逐渐增加。


表5  2014年及2017年薪酬情况调查结果    %

img


8

CRC 的职业发展及对未来的信心

在CRC的人员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来自于药学和护理专业背景的人员,这些教育背景的人员同时可以选择做临床研究监查员(CRA)或者护士。2014年“CRC之家”在针对CRC与CRA 两种职业中为什么选择CRC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原因是不出差,比例占81.7%;在CRC 与护士两种职业中为什么选择CRC的主要原因是无夜班,占87.0%。

关于CRC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或者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CRC 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占85.7%的人并没有选择离开CRC,说明他们对职业的选择比较坚定。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CRC 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选择意向 



img


   


上述数据表明,虽然CRC 是一个新兴职业,但在各方的努力下,其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9CRC工作面临的困难及SMO的运营难点

9.1   CRC工作面临的困难


CRC 工作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改善人文工作环境。CRC 是研究方(包括研究医生、机构和伦理老师)、申办方(包括

监查员、稽查员)和患者之间的联络中心,具有纽带的作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基本都有CRC 的参与。在三方

人员的合作中,取得临床研究者的理解尊重和配合是最困难的,在2016年底和2017年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最大

的困难均是与研究者的合作,分别占总数的41.7%和36.2%;希望得到申办方/CRO (CRA) 的尊重与合作的分别为

15.0%和13.8%;希望申办方更加投入和专业的占7.4%和7.6%。在另一项关于CRC 工作效率的调查结果显示,CRC 认

为最浪费时间的事是等待研究者签字,比例高达77.6%。


除了人文环境,CRC 工作的医院条件一直是需要改善的重点需求之一。很多研究中心不能给CRC提供基本的工作条件,

包括:办公地点通常是在病房楼道里或者电梯旁,CRC会自带一个折叠凳,找一个有电源的地方连上笔记本电脑工作;

医院没有WIFI,网络条件很差,无法上传数据;没有病历浏览器/终端,无法查阅病历,很多CRC 在临床医生不用的时

候才能到医生工作站查阅,所以要在医生下班后才可以开始工作;没有打印复印设备,无法及时传送SAE等。关于生活

方面,没有就餐条件等更是普遍问题。虽然从2014年开始,CRC 的工作条件就是呼声很高的诉求,但由于医院的发展

和改善都比较慢,工作条件的改善一直没有得到普遍好转,在所有希望改善的问题中,生活方面的名列第2,仅次于研

究者配合难的问题。


9.2   SMO面临的运营难点


SMO 是靠人力派遣来维持运营的,人事管理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包括政策、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对于目前迅速

增长的社会需求,SMO 在努力满足中国临床研究对CRC的需要方面还要不断提高效率,提高人员素质,提高CRC福利

待遇,提高队伍的稳定性,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SMO 公司在接受申办方或研究中心的任务时,需要提出一个合理的

报价来维系CRC应有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成本;而在报价基本确定之后,提高人员的使用率就是SMO 运营管理最重要的

技能。CRC 在不同的医院工作,有的很忙,有的很闲。如何使CRC工作负荷合理,需要通过科学的组织和协调才能够做

到。CRC 群体的人员特点是以年轻和女性为主,超过半数为25~35岁的年轻女性。这部分群体有8%~10%处于孕产假

状态。生育后,又因为照顾孩子和家庭,很多人无法及时返回岗位甚至淡出行业。因此,这一人群特点对于SMO 如何

维护好优秀人员的稳定发展是一个挑战。



10


CRC的行业活动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0.1 CRC的行业活动 

 

随着SMO业态的兴起,CRC在中国临床研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行业内人士对SMO/CRC也投来更多关注的目

光。2015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联盟发布了《临床研究协调员(CRC)行业指南》。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机

构办公室主任李树婷教授的发起下,于2014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了有19家SMO的共同参与的DIA中国SMO协作组暨

“中国CRC之家”。SMO拥有了中国的行业协会,这对于进一步规范SMO的组织管理、加强培训和关心CRC群体起到

了很大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协作组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和培训,参与的

CRC,申办方和研究机构代表达4000人次以上。协作组成员单位也从2014年的19家增加到2017年的32家(2家暂时退

出),覆盖人员增加到约7000人,占全行业的70%左右。


DIA中国SMO协作组以“中国CRC之家”为活动形式,每年开展各种主题不同的活动,同时开展多种问卷调查、演讲比

赛、论文竞赛等,为CRC 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为了给CRC 更多的福利,从2016年5月28日起,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CRC节”。不少公司在章程中规定这一天放假半日,并给予CRC 各种节日礼物作为祝福。DIA 中国SMO 协作组

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并正在筹建网站。今后,在不同的媒体上CRC可以更多地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成长经历。2017

年12月,“中国CRC之家”举办了全国最佳研究者(PI)、最佳协作研究者(Sub-I)和最佳研究机构的评选活动,该

活动得到10万人以上的关注,并在万人以上的投票中选出了3个最佳。此次活动对研究者和研究机构起到非常大的鼓励

作用,弘扬了正能量,对整个临床研究行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CRC的职业正在随着我国新药研发的**得到越来越

好的发展,从“不需要”到“离不开”,临床研究中已经不能缺少CRC 这个角色了。


10.2 CRC今后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的快速增长,行业对CRC的需求也会有持续的增加。医院中研究者人力增长的前景不容乐

观,来自SMO的人力补充仍是较长时间阶段的CRC来源。迅速补充的CRC 中,有不少是他们就业后的第一职业,缺乏

职业感、缺少就业经验和年轻不稳定可能会使CRC 的队伍面临较大的挑战,SMO 在新人培训、带教和人员稳定等方面

仍将是今后几年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好的人员培养体系,就不能满足新药研发这个刚需。因此,SMO 在今后

的商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建立长远的人员培养计划,短期聘用或打零工似的用人模式不适合新药研发这样复杂的科研

活动,长远、稳定地经营SMO 才可以得到健康发展,急功近利只能被淘汰。


CRC 的工作管理方主要由临床研究机构负责[3],因为其工作场所是在医院,而且是在研究者授权下从事各种操作。研

究机构和研究者有责任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管,并应对CRC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协调和处理[4]。作为工作管理方,

越来越多的机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个责任,并且正在作为一个管理职能加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建立CRC 管理

部还是指派专人管理,CRC的管理工作将是今后临床试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机构办公室要建立起一套管理制度,

以便在长期工作中运行和实施。


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10年或者更长时间),医院外部来源的CRC 都可能是研究者人力的主要补充。对于外派人员

的院内工作,研究机构无法回避这些管理责任,联合SMO,共同做好CRC的管理、支持和培养是研究机构和SMO 共同

的责任。由于我国尚不允许对CRC进行认证[5],但CRC的双重管理模式还是需要制定一些标准和协调措施。除了

SMO 对各自的CRC有相应的制度和体系外,研究机构也应当建立一套符合双方利益的管理体系,使商业运营和研究管

理都能够达到目的,并使CRC 能够在两个体系之内顺畅的进行临床试验。


   新药的研发需要一个大的环境和多方面的支持才能顺畅进行并有可能取得成功。CRC 作为新药研发团队中一个小小的

螺丝钉,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平台和准确的位置才能牢牢地钉住。SMO,申办方、研究机构都是这个平台的搭建者,大

家应当共同关心CRC的成长,使CRC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成为我国新药临床试验中最坚定的基石。



[ 参考文献 ]

岑华芳,吴跃翰.浅谈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研究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中护理管理的作用[J]. 管理·教育·教学,2015年4月第13卷第11期:290-291

 樊兴芳,王涛.专职CRC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6月第32卷第11期:1615-1621.

朱迎迎,吴剑秋等.临床研究协调员在临床研究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年6月第7卷起6期中:156-157

朱艺芳,张全英. 临床研究协调员的管理与培养 [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年4月第16卷第2期.155-157

 王欣,汪芳日本临床研究协调员行业发展透视和经验借鉴[J]. 中国药房 2016年第27卷第18期.2587-2589



来源: 中国CRC之家 微信号


最后编辑于 2018-07-30 · 浏览 2.1 万

回复74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