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挤心脏法构建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MI)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发布于 2018-07-30 · 浏览 4.5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27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经过多日训练,目前已能熟练掌握挤心脏法构建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和缺血再灌模型,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无需呼吸机支持,在数分钟内即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极高的效率使得一天构建上百只模型成为可能。挤心脏法若结合气体麻醉,苏醒极快,呼吸抑制作用甚微,死亡率明显降低。当然,腹腔麻醉也是可行的,但是要求术者精确掌握麻药浓度和剂量,且对挤心脏手法要求较高,如果操作得当,成功率还是很高的。还需用到的特殊器械就是尖头止血钳(可用金钟的JCG020)。其他常规器械就不再赘述,有了这些准备,就可以练习了。

img

这是高尔和教授发表于circulation research上的原图,大家可以自行下载文献。下面说说我的实践心得:

1. 皮肤切口 : 脱毛,酒精消毒后,建议大家沿着小鼠左侧胸大肌下缘作一斜向小鼠左上肢的斜行皮肤切口,个人认为此种切口最符合后续操作且不易误触左侧皮下静脉。此时可以在切口处预先缝上线待操作完成后直接闭合皮肤切口。

2. 用镊子夹起胸大肌下缘,在尽量靠下处,垂直胸大肌下缘向左侧胸骨处钝性分离,在胸骨附近可找到胸小肌,夹起胸小肌用钝头直镊稍作分离即可清楚的看到左侧肋骨和肋间隙。此步骤的钝性分离应当层次分明,干净无血。

3. 对于C57小鼠而言,最好从第3肋间隙最宽处进入(即下一肋骨曲度最大处),如下图。CD1小鼠心脏较大、心脏位置较靠下,则需从下一肋间隙(第4肋间隙)稍靠外侧,即上一肋骨曲度最大处靠外进入,以使心脏挤出顺利。

img

4. 我挤心脏主要依赖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作用相对较小,操作者位于小鼠尾侧,拇指位于小鼠左上腹部,食指位于大概腋下偏左一点,中指自然位扶于右侧胸壁。用尖嘴血管钳捅开肋间隙后,垂直肋间隙分开钳尖,同时开始挤心脏,挤心脏时食指先用力,将心脏压向左侧,逆时针旋转血管钳、向下移动并张大钳尖端,同时拇指向小鼠右上方用力,中指垂直胸壁向小鼠左侧用力,食指向小鼠左下用力,若心脏未跳出,则稍松止血钳(使血管钳尖端稍并拢以减低胸壁张力),心脏就会自动跳出。

5. 结扎部位我是以心脏表面走向心尖、特别明显的静脉末端为标志,可能是心大静脉,参考上图。从其末端分叉点上方1~2 mm、偏左0.5~1 mm处进针,从心脏右侧出针,大概使静脉末端分叉点位于进针点和出针点中间,结扎即可,进针时一定要浅入宽出,以确切扎到前降支且不穿透心室。

不知道前降支在哪的兄dei看下图:

img

6. 前降支扎毕,直接用尖头止血钳轻轻夹持心脏,将其塞回胸腔,此时胸大肌胸小肌会盖住胸腔开口,用止血钳轻轻夹起胸大肌,挤压胸腔排气,胸小肌就会类似一活瓣,从而排出胸腔内气体。

7. 收紧预先缝在切口处的缝线以闭合皮肤切口。操作完成。

(我个人的习惯是不预留切口处的缝线,操作完成后再缝合切口)

8. 离开气麻,小鼠很快苏醒。

9. 缺血再灌模型可用气麻或三溴乙醇,在不确定老鼠精神状态的情况下,不要使用呼吸机,不要使用加热垫。三溴乙醇浓度低些比较好,需要在结扎处垫一细管,以减少缝线对心肌和血管的切割损伤,共需挤两次心脏 : 结扎一次,去除细管和缝线一次。

刚开始建议大家用死的鼠反复体会挤心脏的手法和力度,以减少生命消耗。欢迎沟通,后续补图。

最后编辑于 2020-07-14 · 浏览 4.5 万

232 606 8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3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