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日前评选出2004年十大研究进展
美国心脏学会(AHA)日前评选出2004年十大研究进展。AHA十大研究进展评选始于1996年,以心脏病和卒中研究领域近一年以来的重要研究进展为重点。
1.第一种可置入式人工心脏获得FDA批准 美国FDA批准了第一种可置入式人工心脏,它可以维持生命垂危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直到等来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
2.促一氧化氮生成药物有助于改善黑人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首次在非洲裔美国人中进行的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心力衰竭标准疗法之外加用一种名为BiDil的试验性药物,可显著改善这些黑人患者的预后。
3.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增强tPA的溶栓效果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本身的溶栓效果就不错。但200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联合应用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与tPA,有助于增强tPA的溶栓能力,使临床预后更好。
4.配备有防栓装置的支架置入术预防卒中效果不亚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研究人员报告,因存在颈动脉脂质硬化斑块阻塞而处于卒中高危的患者,可从配备有防栓装置的支架置入术中受益。
5.人工血管性能与天然血管相同 有研究人员用一种新的技术来培育人工血管。他们先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血管的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植入胶原凝胶中,然后再将其植入小鼠体内,小鼠便可生长出功能持久的血管。而以前所使用的促进血管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技术则需要涉及某些可能的致癌基因。
6.公共场所除颤器挽救心跳骤停者的生命 有研究人员报告,培训志愿者使用分布在大型购物中心、体育运动场所和其他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使心跳骤停者的生存几率加倍。
7.预防出生缺陷从宫内开始 有研究人员报告,在胎儿仍在子宫内时,他们就能识别出严重心脏缺陷高危胎儿并进行干预性治疗。
8.冠心病的遗传学筛查又向现实迈近了一步 继2003年揭示了MEF2A(一种在冠状动脉内膜内有高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及心梗的直接相关性之后,2004年,研究人员又在冠心病患者中发现了3种新的MMEF2A基因突变。
9.人类心脏具自我修复能力 两年前,有研究人员报告人类心脏能够产生新的心肌细胞,这个消息在当时使整个心脏病研究领域颇受震撼。今年,科学家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有研究人员在2004年AHA学术年会上报告,人类心脏含有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具有产生心肌细胞和其他细胞的功能,而且,在心梗发生后,这些心脏干细胞能使心脏组织再生。
10.利莫那班:减肥、戒烟兼顾 研究人员报告,减肥药利莫那班(rimonabant)具有减肥和戒烟双重功效。
又是一年春来早,回顾一下去年,鼓励一下大家今年继续努力向前(钱),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