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KIR4.1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自身抗体反应的靶点
慕尼黑工业大学Klinikum rechts der Isar医院神经内科教授Bernhard Hemmer日前鉴定出一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亚组人群的自身抗体反应的靶点—KIR4.1。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许多发现表明该疾病具有自身免疫性发病机理;然而免疫反应的靶点尚未确定。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KIR4.1是一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亚组人群的自身抗体反应的靶点。
研究者在多层面证实了KIR4.1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自身抗体反应的靶点,并在活体内显示出潜在病原性。研究者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血清IgG进行筛选以期鉴定出能够结合在脑组织的抗体,并在患者亚组中观察到IgG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利用集中于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者鉴定出一种IgG 抗体的靶点—ATP敏感性内向整流钾通道KIR4.1。
结果显示,与其他神经病学疾病和健康人群供体相比,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KIR4.1抗体的血清水平更高(两组比较均P<0.001)。这一结果在两组独立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组或其他神经病学疾病患者组均得到证实(两组比较均P<0.001)。组合数据集分析显示存在KIR4.1血清抗体的患者在397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组,329例其他神经病学疾病患者组,以及59例健康人供体组的数量分别为186例(46.9%),3例(0.9%),以及0例(0%)。这些抗体存在于KIR4.1第一细胞外环。研究人员发现向小鼠肉质网孔隙中注射KIR4.1血清IgG 会导致KIR4.1表达的显著性下降,,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小脑KIR4.1的补体级联信号的激活。
本文由探生科技技术人员提供,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抗体的信息,可以访问Fantibody全球抗体搜索引擎,您身边的抗体专家查找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