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综述】湖北武汉市主要医院综述(收录)

发布于 2007-01-27 · 浏览 2.9 万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18 年零 12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武汉的医院大致可分为三等,
一流: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二流: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湖北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武钢第一医院。武汉市精神病院。三流: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第4医院,湖北中山医院,武汉商职医院,武汉市第5医院,武汉市第6医院,武汉市第7医院,,武汉市第8医院。武钢第2医院,武汉优抚医院,武汉汉阳医院,武汉神农医院,武汉11医院。

分述如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始创于1866年,初名“汉口仁济医院”,1928年英国基督教会与循道会联合,将医院更名为“汉口协和医院”。2000年,随同济医科大学联合组建“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协和医院由一所教会医院逐步发展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拥有一流的人才实力、先进的技术实力、精良的设备实力的大型综合性的教学医院。
截止2003年底,编制病床1300张,全院职工总数2211人,其中:医生618人、护士819人、技术人员349人、行政人员241人,工人243人,正高职称104人、副高职称210人、中级职称891人、初级职称551人,其他515人,博士生导师91人、硕士生导师346人。
协和医院占地面积近百亩,在建中的34层外科大楼与14层的医教大楼、12层的门诊大楼和14层的干部病房大楼遥相呼应,形成较合理的医疗布局。设有协和肿瘤诊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血液疾病研究所、耳鼻咽喉科疾病研究所、泌尿外科研究所,湖北省干细胞应用与研究中心、美国Utah大学湖北省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先后成立了亚洲紧急救援中心、湖北省急救中心、腹腔镜外科治疗中心、胰腺外科中心、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眼科准分子激光中心、皮肤激光治疗中心、碎石中心等17研究治疗中心,15个研究室、62个实验室,各级重点学科12个,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科群。
医院各类专科齐全,现有43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妇产科等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血液病、医学影像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脑外科、传染病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该院医疗设备精良,全院设置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央空调、中心对讲呼叫系统,拥有超导型核磁共振、16层螺旋CT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双探头可变角SPECT机、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高压氧仓、单光子适形加速器、双光子加速器、伽玛刀治疗仪、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体外超声碎石机、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腹腔镜、系列心肺监护设备等大型现代化设备,为保证广大患者在我院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该院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130余万人次,年住院患者达3.8万人次,年手术量1.8万台次,各项主要医疗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医院长期坚持以精湛的技术服务患者,重大的医疗成果800余项,其中心脏移植患者存活率超过一年,心肺联合移植病人刷新国内存活纪录,“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恢复截瘫患者膀胱功能”为世界首创;同种骨髓移植、肝脏移植、干细胞移植等为国内领先水平;冠状动脉搭桥术、双介入治疗门静脉高压、急性重症胰腺炎救治、胰腺肿瘤治疗、显微外科手术、同种异体鼓膜移植、腔镜下巨结肠切除术等技术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科学办院、科教兴院、科技强院”是该院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近20余年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及国际合作课题、“八五”、“九五”、“973”、“863”等项目共624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38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00余名专家教授在各级各类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职务。近10年来,在各级期刊上和会议发表论文80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担任耳鼻喉科全国统编教材主编、麻醉科全国规划教材医学全国规划教材副主编,是12部全国统编教材和面向21世纪教材的参编单位。出版各类专著300余部,主办期刊10种,与德、英、美、日、法等国及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协作和学术交流。
协和医院教学组织结构完善,现有8个系:医学一系、内科学系、外科学系、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口腔医学系、中医系和16个教研室(诊断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内科、传染病学、放射科、中医学、实验诊断学、急诊医学、肿瘤病学、老年病学、临床药学、临床护理学、麻醉科、口腔科。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8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生导师88名。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生导师454名。至2003年底,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500余名。
该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全院90%以上理论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学时达到总学时10%以上。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一大班的临床课题理论教学、轮回实习、毕业实习教学任务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课程理论教学、临床实习和临床三级学科实习教学及科研论文撰写、答辩工作。同时还承担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妇幼卫生专业的临床课题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任务。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500余名,接收德国、朝鲜等国家留学生20人左右。2003年《耳鼻咽喉科学》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耳鼻咽喉科学》和《核医学》被评为学校精品教材。
协和医院医院曾先后被评为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卫生部抗洪抢险救灾防病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 武汉市文明品牌医院、武汉市“计量价格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
协和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精湛的技术、优美的环境、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收入-------不用提了,在武汉这种休闲型的城市,绝对高收入,而且协和硬件超过同济,只是学风不如同济医院,另外医院管理--,收费厉害,所以协和两字倒过来读“喝血”,武汉地方上有此一说。
==============================
同济医院:
由德国医生宝隆1900年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现附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医院现有病床2000张,设19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和19个二级专科。其中内科心血管病、内科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器官移植研究所、呼吸内科实验室是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康复医学科被WHO指定为培训和研究中心,同时,医院还是亚洲国际急救中心成员单位。诊疗设备先进,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型磁共振装置、X刀装置、16排螺旋CT、1250mAx光机等一大批现代化诊疗设备。就医环境优美,住院病房均装备有中心吸引、中心供氧、中心呼叫、中央空调等系统,新门诊大楼顶层设有直升机专用停机坪,空中急救病人可在3分钟内从停机坪到达急诊中心。
医疗技术力量雄厚,3000多名职工中,正高职称111人,副高职称21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9人,以中科院资深院士裘法祖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享誉海内外。
医疗服务面向全国、幅射东南亚。年门诊量达160万人次以上,年住院量5万人次,在抢救危重病人和诊治疑难杂症方面成绩卓著。近50年来,一直担负着来汉中央领导、外国元首以及外宾、华侨的医疗保健任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高度赞扬。
医院承担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儿科系、影像、康复、法医等10多个专业的教学任务,接受美、德、法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进修生、实习生,并且接受WHO派遣的高级医学人才的培训。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科研课题451项。其中,国家“973”课题3项,“863”计划6项,国家五年计划攻关课题16项。已鉴定成果240项,其中,国际领先3项,国际先进59项,国内领先99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356项次,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次,部、委级奖励53项次,出版专著201部。一批久负盛名的专家、教授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省、市医学会的学术职务,使医院在国际和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医院取得显著效益,得到中央领导和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医院连续3次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授予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并被中宣部、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十家文明服务示范医院,2003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收入-------不用提了,在武汉这种休闲型的城市,绝对高收入,同济医院学风严谨,另外医院管理完善。只是在武汉中部城市,渐渐滑出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梯队,最近5年好像没有新人有冲击院士希望。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即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地处武汉长江南岸武昌解放路与紫阳路交汇处,与驰名中外的黄鹤楼翘首相望。
 医院最早起源于1923年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实习医院。1926年10月并入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武昌中山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时医科分离,实习医院扩充后成立湖北省立医院。1938年,医院遭日军空袭击,被迫迁往恩施。1946年6月,迁回武昌两湖书院旧址。  1949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将省立医院、湖北医学院附设医院、省立传染病医院、省立结核医院、武昌妇孺医院等5院合并成立湖北省人民医院,且同为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956年改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86年又恢复同时使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2000年8月,湖北医科大学与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时,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并续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

  经过80年的风雨变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建设与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目前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门诊部按照国际高标准设计建成,功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堪称富有人性化的国际现代化医用建筑。住院部内外环境与设施,在先进、实用的基础上 力求人情味、家庭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内科病房按五星级宾馆标准设计装修,装备有物流、供水、供氧、输液,信息传递等系统;拥有先进的重症监护室、血液层流病房,血液净化中心。楚康楼装饰一新,设置不同规格的高级病房;外科病房位于十层大楼内,宽敞明亮。学术活动中心配有先进的数字网络及四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

  医院在职员工20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人员500多人,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设有59个临床医技科室,1447张病床,配备有门类齐全的国际先进与顶尖级的医疗仪器设备;年均门诊量约100万人次,住院病人3.6万人次,手术1.8万台次以上;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国内32个省(市)乃至亚洲、南美,并承担中央首长、外国元首及外宾、华侨等来湖北视察、访问的保健任务。

  目前,院内设有医疗系、药学系、麻醉系,儿科专业、精神心理卫生专业、眼耳鼻喉科专业,共有 24个教研室;设有湖北省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疾病研究所 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武汉大学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武汉大学泌尿系病研究所、武汉大学眼科研究所、武汉大学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听力与嗓音、运动与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药学等9个研究室;内科、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检验、肿瘤学等许多学科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各个临床学科均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国家人事部设立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内科、外科等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精神科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心血管内科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学科。临床病毒实验室为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中药药剂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

  教学和科研区位于原张之洞两湖书院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浦军校)武汉分校旧址。每年承担武汉大学医学院和药学院 的后期教学任务,1200余名本科生、5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和600名进修生在这里学习与生活。

  医院承担着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1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基金项目及省级攻关项目。近10年来,鉴定科研成果148项,已有71项获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40多项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卫生部及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主编专著160多部,发表论文1200余篇。据国家科技部信息中心公告,在统计源期刊上论文发表 篇数居全国大型医疗机构第11位。

  医院主办有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微循环学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全国统计源专业期刊。与世界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及教育界建立了友好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往来关系。10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在国际学术团体和全国各类专业学会及省、市专业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 使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医院瞄准国际医学发展新目标,积极研究和应用当代先进医疗技术手段,在提高常见多发病诊治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攻克慢性病和疑难杂症,形成了以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头颈外科、神经、精神、皮肤性病、超声影像和急诊、药学等专业学科为优势的医疗特色,尤其在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等许多专业学科领域创造了国际领先医疗技术。

  医院奉行 "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为病人一切"的管理理念,以创新意识发展先进独特的医疗技术,以人本精神创造和谐温馨的养疗环境,受到社会赞誉。1992年被卫生部评定为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88年以来连续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未来的发展中,本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 "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开展科技创新,以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养疗环境服务于病人、奉献于社会,早日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院。

黄院长去年不是在新语丝上火了一把吗,大家搜一搜就知道了。
这个医院地理位置好,楼也修得漂亮,就是收费太贵,近几年卫生局的单病种收费公示中该院都排前列,收入一流。
以上是武汉三巨头,其他医院难以望其项背。难进啊,进去也是选留制啊。
=======================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二档第一医院,临床可以,数量也过得去,科研一般,收入嘛部队医院,说不清楚。马廉庭冲击院士5次没有成功,在武汉应该可以排第四吧。研究生进去编制问题说不清楚啊,研究生还是远离这些不确定医院把。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地理位置不好,各项医疗业务数据难以与沿海大城市2级医院相比,只是附属医院,学风环境还是可以的。只是该院各科主任民主选举结合医院考合格产生,所以每年改选总会有科室上演“拳武行”,04年病理科主任更替就有一次。
无奈地处武汉高家湾,人太少,病人少,各科争抢病人,但该院性价比在武汉绝对排第一。
==============================
武汉第一医院
张院长的确有一手,黄铍人,把武汉这个医院带到门诊量超过协和,的确不易,只是该院统计数据中没有剔除皮肤科数据,显得门诊诊次居高不下,有水分,全年手术量只有9000不到就很说明问题,这一点和上海华山医院相似,华山医院诊次高居上海2006年之首,皮肤科居功至伟。
收入不错,舍得发钱,只是张院长今年要下了,不知道这个机制能保持几年,可是外科,内科始终没有医疗特色终究会在竞争中淘汰。武汉市的医院外科都这样,病人一有要求就找同济教授开刀,不过武汉也便宜,龚建平的价码也就是1000,相对于手术费而言,大家也愿意,可是,长期这样,本院医生怎么办,学科建设怎么发展。所以越不开越不敢开。恶性循环。
====================================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武汉最最特色鲜明的医院,医疗业务数据,职工收入都不错。只是有几怪可能全国都找不出来。
1---病例要求只严达到变态水平,院长养了4个老太婆,查病例变态,连笔迹都能分辨出来,这里的病例要求绝对严格,去年武汉病例书写比赛,该院竟然要一个骨科副高参赛。副高跟住院一样去比赛病例,全国罕见。当然,该院正高一样管床,写出院,信不信由你。
2---副院长有8个,全国最多。
3---手术多为简单重复,小儿疝气,小儿包皮就占到了一半。江泽栖的心胸外,拳头科室,每月没有几台,被亚心和协和挤的差不多了,自己人也没有,速龙还太小,撑不起来啊。
4---大外科主任被逼疯了,唉,一个女人到最后这样,各方面都有责任。
5---外科肯定不放手,老主任狭伎自重,50岁再主刀把,还不一定。
6---天天查房,天天上班,没有休息,没有懒觉。

这个医院装个了电子检验申请系统,所有的医生工作站竟然可以上外网,优盘可以乱插,一点防护都没有,应该有人会看到这个帖子,希望不要生气啊。
=================================
湖北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跟上面一样,临床可以,妇产可以,也是由于院长会搞的原因,毕竟专科医院,收入一流,儿外科稍弱。
===================================
武钢第一医院。
一般性,收入一般。职工医院,在武昌,青山,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企业工资。
=======================
武汉市精神病院
武汉的精神病专科医院,住一个月治病要4000多呢,精神病院,我也不知道说啥。
=======================
三流:武汉中心医院
苛刻和刻薄全国闻名,曹院长把这个医院建设的很好,可惜对小医生太刻薄,1、2百的奖金叫人怎么活,核心医疗业务能力依赖同济。
=============================
武汉市第三医院,
没什么好说的,离人民医院太近,就是烧伤整形科好,收入一般。
==================
武汉市第4医院
也很一般,检验可以,最强骨科。
其实也就这几年发展,虽说骨科300多张床,可是不讲周转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的话,很难说。再说有同济的脊柱。肿瘤,协和的显微,武汉自己的骨科医院也还是收收人家不要的病人。
另外 ,据说可能搬到武汉西面古田3路,所以未来发展难说。
=============,
湖北中山医院
原来的军工医院,在四医院旁边,原来就一般,现在交给地方后,没有几个重点科室,都是吃同济协和的剩饭。
============================
武汉商业职工医院
在汉口王加巷,地方太小。不过原来那位院长会搞,把低价牌打的非常好,搞的妇产科出生人数和省妇幼不相上下,都是4000左右,不过那里开刀连血常规都可以省略,吊吊青霉素,成本核算到几个棉球,实在是没有效益。
另外,地方太小,周围近邻汉正街,根本没有发展空间。
===============================
武汉市第5医院
一般,区级医院,收入病人一般
========================
武汉市第6医院
也是区医院,普外好,这年头有一群搞事业,只开青霉素的普外医生不容易 啊,张应天下面的10把刀坚持原则不容易啊。可就只是普外,其他一般。
=====================
湖北新华医院,湖北肿瘤医院,武汉市第7医院,武汉市第8医院。武钢第2医院,武汉优抚医院,武汉汉阳医院,武汉神农医院,武汉11医院。

全部一般,收入一般,
湖北肿瘤医院破了30几年了,这么多年没有搞基建,病房破的可以。不过最近好像在造楼,收入略高,因为可以看武汉医保的肿瘤病。不过水平一般。
=======================
新华医院那个院长还可以,那一套搞太和可以,在武汉协和旁边难说。据说是率先贷款改造太和医院病房大楼,把太和搞的还可以。来新华医院后装修了病房,搞了后勤精简,请了一个刚毕业的博士作骨科行政主任,由主治直接聘到正高,足见其魄力。医院整体向上,还要造新病房大楼,只是在协和旁边,周围居民太少,原来是财贸医院,没有医疗特色,发展困难啊。
=========================
武汉市第8医院-作痔疮可以。有一栋肛肠外科大楼,但是有这一动楼也不能吹嘘自己是全国4大肛肠医院之一啊,一个区级医院,位置又不好,中华都没有几篇,这么能这样吹牛呢。
==============================
从沿河大道搬到香港路后武汉11医院实现了从600万到6000万的飞跃,从一个打性病乳线病的广告医院到初具规模的2甲医院的确不容易,院长居功至伟,只是医院底子太差。周围又有同样会搞的新华医院从太和挖过来的涂院长。竞争激烈啊,周围的120爽呆了,就看谁给的钞票多了。
============================
汉阳医院,就是原来的大桥局医院。
原来叫汉阳铁路中心医院,2005年医院改股份制,巨变后走了不少人,换了一个中专就会一点肛镜的人当院长,不过这个医院有个科长的老公是汉阳交通大队长的老婆,所以汉阳的交通事故大部分都拉到这个医院了,普外的主任是中山医院的主任调过去的,把原来的普外主任搞到医务科去了,能开骨科刀为医院赚大钱的刘主任直接提正高了。他原来有个车祸病人行健侧胫前动脉移植修复患侧下肢,结果坏脚好了,好脚坏了,一直住在医院不走了,不知道最近出院了没有。
还是那句话,武汉医疗市场竞争太过激烈,这几个医院都要为生存奋斗,不容易啊。

==================================
====================================
====================================
总体来说,
1。武汉的医院的确不能和沿海相比,武汉经济太差,赵宝将那十年武汉错过了机遇,所以邓公批评了,市民都没有钱,医疗市场整体萎缩,大家都忍着不敢看病,同济协和优势明显,垄断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所以不能和上海2005年总诊次1亿,总住院量200万,总手术量50万比,也许经济上来了,医疗市场会膨胀的。

2。武汉是典型的学生学校多,医院少的地方,同济又是出了名的会招学生,每年本科1500(含成教),硕士1500,博士800,就那么几个医院好一点,怎么办啊,所以,在武汉读书的医学生是一种悲哀。

3。武汉软环境太差,外科主任普遍不敢放手,都没有科研,只有开开刀,把刀卡着,限制年轻人发展。

难得今天心情不错,又是98分,版主有幸加我一分我99过年,加两分我过100大关,
今天随便写了几句。肯定得罪了不少人,希望看不过去的人海涵。






本贴已经收入 “用人单位/城市/省份—求职综述” 主题系列













































































































































最后编辑于 2007-01-29 · 浏览 2.9 万

69 114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