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粘液腺癌,腰背部脓肿,肠瘘。
患者男,61岁,下岗职工。于2023年2月出现右腰背部硬块伴红肿发热,于2023-03-12就诊于我院,行腹部MRI检查:右侧后腹壁脓肿并突破腹壁延伸至腹膜后,临近肌肉及皮下软组织炎性肿胀,考虑右侧后腹壁脓肿,于2023-03-24全麻下行“右腰背部脓肿病灶切除术+引流术+腹腔探查肠粘连松解术”,予对症处理。术后复查提示右侧后腹壁脓胂并突破腹壁延伸至腹膜术后应留,右侧后腹壁脓肿已基本清除。予以拔出引流管后瘘口经久不愈,伴渗出。于2023-05-11 就诊于南京市第二医院,查腹部CT提示:1.左肺上叶微小结节;2.冠脉粥样硬化:3.右下腹背部皮肤与盲肠间造影剂通过,考虑瘘形成。完善肠镜提示:进镜至回盲部,自皮肤窦道处注入美兰,可见美兰液体及分泌物从回盲部溢出,退镜观察,其余肠管肠腔通畅,粘膜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存在回盲部瘘,予以双套管持续冲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窦道无法自行愈合。于2023-07-11转入东部战区总院,行腹腔镜辅助腹腔粘连松解、右半结肠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予以止血、抗感染、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病理示:中低分化腺癌伴坏死,部分为粘液腺癌,癌组织侵及肠壁全层及脂肪组织,标本两端未见癌组织侵犯,未见神经侵犯及脉管内癌栓,肠周找见淋巴结0/1来见癌组织转移。患者2023-07-27至2024-01-15多次于南京市第二医院行奥沙利铂静脉化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抗肿瘤治疗。2024-02月患者右侧腰腹部原引流管窦道处破溃脓液流出,伴周围红肿,就诊当地医院症状无好转,于2024-03-01至中华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院,予经窦道置入双套管,加强冲洗引流,见暗红色胶冻状液体流出,请肿瘤科医师会诊后建议行贝伐珠单抗治疗,于2024-03-02、2024-03-26、2024-04-17、2024-05-09行贝伐珠单抗治疗。腹壁瘘道双套管冲洗,后更换成腹腔引流管。于2024-06-07至2024-07-11在我院行放射治疗,具体靶区:GTV为直肠前结节,照射Dt:56Gy/25fx,CTV为盆腔区域淋巴结引流区,外扩为PTV照射Dt:50Gy/25fx。放疗中按期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期间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及时予以升白,升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2月来感右腰背部肿痛,引流管周围渗出,无畏寒发热,无恶心怄吐,遂于2024-09-23就诊于军总医院。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盆腔MRI等检查,予瘘道洗对症处理,症状好转。盆腔NR检查提示患者直肠前方原考虑转移淋巴结活性显著降低了考虑放疗治疗有效。经与肿瘤科会诊讨论,考虑患者为阑尾粘液腺癌,可能有远处直肠前方淋结转移,予以放疗后效果可。考虑继续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患者有营养风险,同时给予口服营养补充。予以出院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024-11-18患者因“腹腔感染”收住人民解放东部战区总医院,予禁食、适当补液,瘘道冲洗、换药等对症处理,贝伐珠单抗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2025-2-4患者因腰背部肿痛来我院就诊,予以禁食、抑酸,卡培他滨抗肿瘤、补液、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排除操作禁忌症后,于2025~2-24行CT引导下腹腔脓肿穿刺引流术,操作顺利,行窦道造影显示患者回结肠吻合口瘘,保持腹腔双套管引流通畅冲洗。2025-3-26、2025-05-17至军总就诊,予以双套管引流、肠内营养支持、依折麦布调脂、卡培他滨口服化疗等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不适反应。患者2025-06-17因发热伴右侧背部窦道局部感染加重就诊于军总秦淮院区,继续腹腔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双套管冲洗液混独,嘱患者积极预康复锻炼,期间曾行卡培他滨口服化疗治疗。于2025-07-17在全麻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回结肠吻合口瘘切除吻合术”,病理提示:“回结肠吻合口、瘘段肠管”切除标本:粘膜中度急慢性炎伴溃疡及粘液变性,固有层淋巴组织增生,粘膜下层疏松水肿,血管充血出血,浆膜层纤维血管增生伴炎细胞浸润:结合临床病史及大体所见,符合肠瘘之改变。并予以禁食、抗感染、抑酸、补液、肠外营养文持等治疗,后患者排气排便可,予以恢复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拔除腹腔双套管,右侧腰背部后腹膜处双套管继续冲洗引流。2025年10月11日出院,腰背部两根自制双套管。回家自行腹腔间断负压冲洗。2025年10月21日因瘘口红肿,渗液多营养差收入我科。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白蛋白28g/L。换药、冲洗后效果欠佳,瘘口经久不愈,后续因DRP外院治疗没再遇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