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安建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睡眠麻醉创新诊疗

麻醉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09-25 · IP 广东广东
421 浏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25年会会讯)麻醉学发展曾经经历了镇痛、安全、关注预后,舒适医疗四个阶段后,部分麻醉医师开始探索针对原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形成麻醉创新诊疗学。麻醉创新诊疗学是指用麻醉学原理和技术,对现代医学、传统医学或替代医学等常规疗法效果不满意的疑难病进行诊断或干预的麻醉学亚学科。疼痛和重症医学两个麻醉亚学科先后剥离后,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为首的麻醉学术团体推动下,国家卫健委近年来连续发文,为麻醉医生从事疑难病诊治提供了医政管理依据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分别成立睡眠医学和创新诊疗学组,广东医学会还率先成立麻醉治疗学分会。麻醉同道中涌现了一批热心于麻醉创新诊疗的开拓人才,《麻醉创新诊疗学》中英文专著的出版,大学麻醉创新诊疗研究的设立,都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未来学科提供了良好的温床。我国麻醉创新诊疗领域暂时领先国际水平。

虽然全世界睡眠医学专家只推荐睡眠认知行为疗法,但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口服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一直是治疗失眠的主流。针对药物耐受和依赖失眠患者,我国麻醉医生率先建立了“仿生睡眠滴定”和“病人自控睡眠”,联合睡眠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多种手段,形成“多模式睡眠”诊疗体系,为药物耐受和依赖性顽固性失眠提供了解决方案。其中“仿生睡眠滴定”可在20分钟内诱导出常被多年误诊的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体动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敏感度和特异度不低于目前流行的诊断标准。“仿生睡眠滴定”是我国麻醉医生对睡眠障碍诊断学“意外“重要贡献。国际临床睡眠医学也增加了中国元素。

抑郁伴失眠是国际精神医学难题,我国麻醉医生在失眠和抑郁“全神经损伤学说”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发现安眠穴高电压和生物活性氧化学调控对抑郁伴失眠疗效显著由于单纯失眠障碍;将仿生睡眠滴定快速鉴别失眠原因、快速抗抑郁和居家睡眠调控组合成“两快一滴定”,不仅有效解决失眠障碍,也使抗抑郁疗效由以往报道3周延长到2-6个月;改良电休克被认为是重度焦虑抑郁等精神类疾病的终极解决方案,但反复多次治疗记忆力损伤不可避免。我国麻醉医生建立的超级电休克和超级磁休克可做到一次麻醉下多次电刺激,诱导出足以满足临床治疗的癫痫波发作时间,不仅大幅缩短疗程,而且可以有效预防记忆力损伤。超级电/磁休克配合艾斯氯胺酮静脉输注和居家病人自控睡眠等措施配合形成超快速抗抑郁治疗。上述方法总体已构成中国特色”多模式(超)快速抗抑郁“治疗体系。新近研究发现,这些创新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阿尔兹海默症、阿斯伯格症,幽闭恐惧症和抽动症等情绪障碍伴有的抑郁、失眠和躯体形式障碍。

睡眠和精神问题不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大国科技竞争领域。睡眠障碍为主的麻醉创新诊疗也赶上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从业人员培训不足,仓促上马不可避免地发生“试错”(try and error)。加强培训,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培训已经迫在眉睫。创新和风险总是并存,当下麻醉创新诊疗仍然是襁褓中的婴儿,我们务必秉持如履薄冰的态度,尽一切可能避免“试错”, 确保学科顺利成长和发展。

安建雄: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创新诊疗研究院暨附属医院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

失眠症 (107)
抑郁症 (88)
回复2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