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安建雄在中国麻醉医师年度会议做麻醉深度与认知专题报告

麻醉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4-03-02 · IP 山东山东
1848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5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报道)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近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创新诊疗研究院创始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博士应邀做“可控麻醉因素与术后神经认知“的专题报告。

 

img

安建雄在2024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年会上做报告

安建雄将手术病人的疾病、年龄、性别和手术方式等定义为不可控麻醉因素,而麻醉方法、麻醉用药,麻醉管理等定义为可控麻醉因素。安建雄认为,麻醉医生应聚焦研究可控麻醉因素对术后病人预后的影响。安建雄介绍说,麻醉医生是最具个性化医疗特点的医生,包括重症医学在内的医生都不可能像麻醉医生那样,手术期间始终陪伴在病人身边,并随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调控,这一特点在麻醉创新诊疗过程中显得格外实用和珍贵。而麻醉深度是每个麻醉医生面对手术病人时,分分秒秒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不幸的是全世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组人从事麻醉深度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包括医学专业人员在内的多数人,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麻醉浅些有利于手术病人康复。然而安建雄团队在本世纪初开展的临床研究发现,对神经外科病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时,经历偏浅麻醉术后病人记忆力和精细动作能力损伤发生率,几乎比偏深麻醉组高三倍(10%与27%),这一结论在随后反复多次动物实验中得以证实。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的支持下,安建雄团队对偏浅麻醉损伤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机制和防治进行了深入系列研究,陆续发现其细胞骨架、线粒体和分子马达机制,并用药物和神经调控等手段分别进行干预,主要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此外,安建雄还介绍了团队对麻醉深度影响疼痛、恶心呕吐、感染和远期死亡率的研究。

  安建雄在谈到麻醉学原理治疗慢性失眠时介绍,有人错误地误认为麻醉是一种深睡眠,但事实上麻醉不仅无法达到睡眠对脑的营养和保护,反而会破坏正常睡眠节律。安建雄强调,麻醉学原理和技术治疗包括失眠在内的疑难病,绝对不能误以为简单重复的麻醉可以治病,麻醉医生治疗疑难病需要长期艰苦的创新探索研究。

  安建雄在报告最后介绍了麻醉精神医学的最新进展。安建雄认为,就单次手术而言,偏深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偏浅麻醉,但短期内反复多次偏深麻醉一定会损伤病人术后认知功能。但有趣的是,在治疗抑郁和自闭症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反复偏浅的镇静或麻醉对其脑功能有一定修复作用。据悉,安建雄团队正在与我国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秦皇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等精神专科医院合作,开创麻醉学与精神医学跨学科治疗失眠抑郁和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并在快速治疗精神类疾病等发明取得初步成效。

3 2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