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丨37岁多重不孕因素叠加,如何通过个体化IVF方案成功怀孕?
临床中,高龄、既往输卵管手术史、宫腔粘连及多次助孕失败等因素往往相互叠加,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妊娠的难度。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复杂不孕症患者的诊疗策略逐渐趋于个体化与精细化。本文分享一例37岁女性,既往有多次妊娠史,合并输卵管炎及宫腔粘连,通过个体化卵巢刺激方案及综合管理,最终成功获得临床妊娠。本案例为合并多种不孕因素患者的个体化诊疗策略提供了有益借鉴。
病例简析
女性患者,37 岁,G3P1。夫妻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 2 年。2016年行辅助生殖助孕,胚胎移植后单胎妊娠顺产1女。2017年人工流产1次。2022年因宫外孕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切除术。2023年11月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中提示右侧输卵管通畅。
病例概况
• 基本病史
√ 女方,37 岁,身高 170 cm,体重 76 kg,BMI 26.30 kg/m2。结婚10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 2 年。2016年行辅助生殖助孕获卵20枚,获得有效胚胎7枚,胚胎移植后单胎妊娠顺产1女。2017年人工流产1次。2022年因宫外孕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切除术。2023年11月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中提示右侧输卵管通畅。
√ 男方精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入院诊断
女方:1、继发性不孕症,2、慢性输卵管炎,3、宫腔粘连分离术后
• 基础情况(2024年11月)
√ FSH:4.21 IU/L
√ LH:1.19 IU/L
√ E2:31.27 ng/L
√ P:0.13 ng/L
√ AMH:1.51 ng/mL
• 其他情况
√ 查体:T 36.9 ℃,P 68 次/分,R 18 次/分,BP 119/76 mmHg,一般情况无特殊
√ 妇科查体:外阴阴性,阴道畅,宫颈光,子宫前位,常大,活动,无压痛,双附件区阴性
√ 既往史:否认慢性病史,过敏史,传染病史
√ B超(2024-11-27)示:双侧卵巢 AFC 9 枚
√ 月经史:平素月经规则,14岁初潮,5~7天/28天,量中,无痛经
√ 婚育史:患者结婚 10 年,G3P1,2016年胚胎移植后单胎妊娠顺产1女,2017年人工流产1次,2022年宫外孕
• COS方案:拮抗剂方案(2024年12月)
√ Gn起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300 IU
√ Gn天数:13 天
√ 拮抗剂:0.25mg,D10~D14
√ 其他: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 IU×8天
√ 获卵:12 枚
√ 获胚:受精 12 枚,D3优质胚胎 7 枚,新鲜移植2枚,冷冻 1 枚;其余培养形成囊胚 4 枚(4BB、4CB、4CC×2),均冷冻
√ 移植:新鲜移植 D3 优质胚胎 2 枚(8CI、9CI),未孕;2025年2月解冻复苏移植囊胚 1 枚(4BB)
√ 黄体支持方案:地屈孕酮片 20 mg,口服,BID;黄体酮胶囊 200 mg,塞阴,QN;戊酸雌二醇片 2 mg,口服,BID
√ 妊娠结局:宫内单胎妊娠。移植后11天HCG:606 IU/L。移植后25天B超示:宫腔内可见一大小约 4.3cm×3.9cm×1.9 cm 的孕囊回声,内可见一顶臀长约1.7cm的胚胎,可及原始心搏
表1 卵巢刺激过程

表2 胚胎培养及处理记录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本病例患者选择拮抗剂方案行卵巢刺激,Gn 启动为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300 IU,应用 4 天后添加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 IU,继续联合应用 8 天。最终获卵 12 枚,受精 12 枚,D3优质胚胎 7 枚,新鲜移植 D3 优质胚胎 2 枚(未孕),冷冻 1 枚;其余培养形成囊胚 4 枚,均冷冻。后择期解冻复苏移植囊胚 1 枚,最终宫内单胎妊娠。
治疗心得
综合患者情况,选择拮抗剂方案行卵巢刺激治疗,予以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300 IU 启动,应用 4 天后,根据激素水平及卵泡生长情况,考虑卵巢反应偏慢,随即联合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治疗,卵泡发育明显改善,获卵数及胚胎质量理想。首次鲜胚移植未孕,考虑拮抗剂方案可能对移植结局存在一定影响,后续择期行冻胚移植 1 枚囊胚后成功妊娠。本病例提示对于卵巢反应不足的患者,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联合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促排卵可改善卵泡发育并提高胚胎质量,从而为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创造条件。
专家简介

张焕焕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主治医师
硕士,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
从事辅助生殖临床工作
曾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辅助生殖技术
主持及参与厅局级以上项目3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