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理学”到“照护学”:是降维打击,还是精准对接?

最近看到越来越多的职校在推进护理中专、大专及相关专业向“照护学”方向转型,目的是大力培养“免陪照护”急需人才,这是不是意味着护理中专/大专的学生将来就“不能做护士”,只能做助理护士了?
但部分专家认为这其实是好现象:
1.岗位结构在优化: 目前老龄化社会和慢病管理需要大量基础照护者。专业(注册)护士资源宝贵,需要聚焦更复杂的医疗护理任务。建立助理护士、健康助理队伍,可以让专业力量用在刀刃上!
2.助理通道是新蓝海: “照护学”转型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培养面向“助理护士/健康助理”岗位的大规模人才队伍。 这是一个需求巨大、正在规范化的新岗位群。这类岗位的核心工作是在护士指导下,负责病人/老人的生活照护(清洁、喂食等)、基础护理(量血压、翻身、预防压疮、简单伤口处理等)、观察报告、提供情感支持。工作辛苦但意义重大,是照护团队不可或缺的基石!
专家说护理中专/大专的未来,不是不能做护士,而是在做注册护士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助理护士/健康助理”主战场!这是人才培养更精准对接社会需求的好事,也是护理职业发展的新机遇!
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你对未来的照护助理队伍发展有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