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液能否挂在普通输液架上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肠内营养液能否挂在普通输液架上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纳洛酮整理)
护理团体标准T/CNAS 10─2020《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已经发布将近两个月了,还有一个多月,它就要正式实施了,现在,让我们抢在它实施前,先来个预习,把它作为下个月科室护理业务学习的重点内容吧!
T/CNAS 10─2020都规定了成人肠内营养支持哪些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基本要求、操作要点、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
T/CNAS 10─2020都牵涉到哪些术语和定义?
1.肠内营养支持 nutrition support
在患者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肠内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2.胃残留量 gastric residual volumes
胃内未排空的内容物的体积,组成成分包括唾液、胃液、十二指肠反流液和肠内营养液,可使用注
射器经胃管抽出来衡量。
3.胃潴留 gastric retention
胃内容物积聚而未及时排空的异常状态,呕吐出 4~6 h 前的食物或空腹 8 h 以上,胃内残留食物
仍>200 ml 者,表明存在胃潴留。
4.经皮胃/空肠造瘘管 percutaneous gastrostomy / jejunostomy tube
通过手术或内镜/影像等技术经腹部体表、胃/空肠前壁穿刺,置入的连接胃/肠与体外的造瘘管路。
T/CNAS 10-2020 都有哪些基本要求 ?
1.应遵医嘱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了解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方法。
2.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评估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时识别并处理并发症。
3.应在喂养管外露端和肠内营养输液器上粘贴肠内营养标识,使用专用输液架输注。
成人肠内营养支持都有哪些操作要点?
敲黑板,划重点!
本节涵盖成人肠内营养支持之操作前评估、准备肠内营养制剂、实施、喂养管的维护、冲管四大方面的内容,掌握了这五大块的操作要点,T/CNAS 10-2020之精髓,你算是领悟和掌握了。
一、 操作前评估
1.应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有无腹部不适、腹泻、胃潴留等情况。
2. 应评估患者目前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喂养管位置及喂养管路通畅情况。
二、准备肠内营养制剂
1.应现配现用,配置过程中应避免污染。
2.配置的肠内营养制剂常温保存不宜超过4 h,超过4 h应置于冰箱冷藏,24 h内未用完应丢弃;成品肠内营养制剂应根据产品说明保存。
3.肠内营养制剂应与其他药物分开存放。
三、实施
1.无特殊体位禁忌时,喂养时应抬高床头 30°~45°,喂养结束后宜保持半卧位 30~60 min。
2.宜将营养液加热至 37℃~40℃。持续输注营养液时,可使用肠内营养输液器专用加温器。
3.一次性输注者,可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喂养管,根据营养液总量分次喂养,每次推注量不宜超过400 ml。
4.间歇重力滴注者,可将肠内营养制剂置于吊瓶或专用营养液输注袋中,通过肠内营养输液器与肠内营养喂养管连接,通过重力滴注方法进行分次喂养。
5.持续经泵输注者,可在间歇重力滴注的基础上,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 12~24 h 输注,速度应由慢到快,先调至 20~50 m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
6.分次推注和间歇重力滴注每次喂养前应检查胃残留量;重症患者持续经泵输注时,应每隔 4~6 h 检查胃残留量。
7.应每 4~6 h 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
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项目
0分1分2分5分
腹痛/腹胀无轻度感觉明显,会自行缓解或腹内压15-20mmHg
严重腹痛/腹胀感,无法自行缓解或腹内压>20mmHg
恶心/呕吐无有轻微恶心,无呕吐恶心呕吐,但不需要胃肠减压或胃残余量>250ml
呕吐,需要胃肠减压或胃残余量>500ml腹泻
无3-5次稀便/d,量<500ml稀便>5次/d,且量500-1500ml稀便>5次/d,且量>1500ml
注:
0~2 分:继续肠内营养,维持原速度,对症治疗
3~4 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速度,2 h 后重新评估
≥5 分:暂停肠内营养,重新评估或更换输入途径
四、喂养管的维护
1 经鼻喂养管
1) 宜采用弹性胶布固定喂养管。
2) 应每天检查管道及其固定装置是否在位、管道是否通畅、喂养管固定处皮肤和黏膜受压情况。
3) 长期置管时,应每隔 4~6 w 更换导管至另一侧鼻腔。
2 胃造瘘/空肠造瘘管
1) 应对造瘘周围皮肤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2) 置管后 48 h,可轻柔旋转导管 90°再回位,1 次/d,逐步旋转增加 180°~360°再回位。
3) 外固定装置应与腹壁皮肤保持 0.5 cm 间距。
五、冲管
1. 间歇重力滴注或分次推注时,应每次喂养前后用 20~30 ml 温开水脉冲式冲管。
2.持续经泵输注时,应每 4 h 用 20~30 ml 温开水脉冲式冲管一次。
3.每次给药前后和胃残留量检测后,应用 20~30 ml 温开水脉冲式冲管。
4. 对免疫功能受损或危重患者,宜用灭菌注射用水冲管。
5.应避免将 pH 值≤5 的液体药物与营养液混合。
肠内营养支持有哪些并发症,如何护理 ?
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有五大并发症,下面分述之护理干预措施:
一、胃潴留
1.可使用≥50 ml 的营养液注射器、床旁超声仪等方法评估胃残留量。
2.胃残留量>200 ml 时,应评估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异常等不适症状;如有不适,应减慢或暂停喂养,遵医嘱调整喂养方案或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3.胃残留量>500 ml,宜结合患者主诉和体征考虑暂停喂养。
二、腹泻
1.应观察患者腹泻频次,排便的色、质、量,及时与医生沟通。
2.对于营养液输注过快引起的腹泻,应减慢输注速度,可使用输注泵控制输注速度。
3. 对于营养液温度过低引起的低温型腹泻,可使用加温器。
三、恶心呕吐
1. 应查找造成恶心呕吐的原因。
2.应降低输注速度,可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
四、 喂养管堵塞
1.用 20~30 ml 温开水通过抽吸和脉冲式推注的方式冲洗喂养管。
2.若无效,可使用 5%碳酸氢钠溶液 20~30 ml 冲洗喂养管。
3.以上操作均无效时,应告知医师。
五、误吸
1. 应立即暂停喂养,查找造成误吸的原因。
2.应鼓励患者咳嗽,协助取半卧位,昏迷患者应头偏一侧。
3.若患者出现气道梗阻或窒息症状,应立即给予负压吸引。
4.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
如何对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1.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以及喂养管路的维护方法。
2.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肠内营养制剂的主要成分、作用和营养支持中可能存在的不适反应。
3.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营养制剂的保存方法及使用方法。
4.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肠内营养液输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5.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喂养管路固定及造瘘口皮肤保护的方法。
6.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
总之,护理团体标准T/CNAS 10─2020《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为临床护士规范了五大相关操作要点、五大并发症及相关护理,为临床实施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操作规范和指南,值得每一个临床护士学习和掌握,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团体标准T/CNAS 10─2020《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