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婴幼儿发热的护理

发布于 2021-01-19 · 浏览 4701 · 来自 iOS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0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 小儿发热的护理

发热:肛温≥38℃;或者腋温≥37.5℃定义为发热。发热说明机体能动员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病菌,能促进抗体形成,并且能增强白细胞中酶的活力。发热证明机体存在着一种保护性的功能。因此,当孩子发热时,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关键在于找出引起发热的原因,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

当婴儿发热时,首选物理降温,常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1、将毛巾浸湿在冰水或冷水中后拧成半干,将毛巾放在孩头上,两块小毛巾可交替使用。高热时还可以放在额部、腋下、大腿根部。

2、用小毛巾在温水(32~34℃)中浸透,给患儿进行擦浴,擦浴的部位在、肘窝、腋窝、胸窝、大腿根部、颈部、后背等处。物理降温时要注意避风,不要让孩子着凉,并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通常体温降到38℃即可。如出现皮肤发花等异常情况,应停止物理降温,婴儿不可用酒精擦拭。

 3、将小冰块加少量冷水放入热水袋或双层塑料袋中,外边用布包好,将冰袋按平,放在小儿头枕部。

 4、鼓励婴儿多饮温开水,多吃水果、蔬菜及含蛋白质低的食物,最好不吃鸡蛋。

 5、药物降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药。如果宝宝有药物过敏史或高热抽风史,应及早告诉医生,以便合理使用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需要服用退热药,如果6月龄≤宝贝≥2月龄,孩子腋温≥38.2℃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剂量为15mg/Kg,2次用药时间间隔为6小时。≥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布洛芬剂量每次10mg/Kg,间隔6-8小时。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不推荐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用于小儿退热。首选建议服用同一种单一成分退热药,2次给要时间间隔至少6小时,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禁用于儿童退热。若孩子反复发热,发热间隔少于4小时,体温达到39℃建议及时就诊。

6、发热护理中的主要误区

①发烧会经历三个阶段:发冷、发热、发汗,只有在发冷阶段才应该为宝宝添加衣物,在发热的阶段应该减除衣物才对,而在发汗的时候则可以穿宽松的衣服,以利于排汗。所以家长要观察孩子的状态来增减衣物,而不是一直给孩子捂汗。

②婴儿一旦发烧,一些家长会选择立即用药或去医院要求输液降温,其实对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不能急于用药降低体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发热就用抗生素。抗生素滥用百害无一利,有的家长还同时用几种,或者换着喂,这样会造成耐药。我建议用抗生素一定要有指征。如果婴儿扁桃体化脓,婴儿血象和孩子症状、体征支持。其他情况建议三思。如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积食)的发热就完全没必要用抗生素,家庭护理可以轻松解决。

7、正确的家庭护理

①观察体温:体温超过38.5℃时要0.5-1小时测量一次,多饮温开水。

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水分充足易被消化吸收;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鲜梨枝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宝宝,具有清热止咳润肺的作用。

③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皮肤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④高热惊厥处理方法:发现孩子抽搐时,立即清理患儿口鼻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不要强行按压孩子的四肢;解开衣服或者包被;大多数高热惊厥会在五分钟内停止;缓解后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摘自《婴幼儿健康最佳方案》和《中国0-5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指南(2016版本)》来源:丁香园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701

回复85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