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气的生物学基础 突破“气无形”的思想束缚
中医学气的生物学基础
前言 突破“气无形”的思想束缚
气在中医学中是一个多义词,本文的气仅限于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动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是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观元气论发展而来的。中医学的气已补充了大量观察积累的人体生命的经验知识,如气的生成来源、分布、功能、分类等,已具有生命科学的特征。
但由于中医学的气,仍受古代哲学“气是无形的”思想束缚,以及古代生物解剖知识,受肉眼观察水平的限制,无法观察到精微物质,所以气的本质是被认为是不可见的。
这种不可知论已经影响了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因为科学及其发展,就是将不可见、不可知的,变成可见、可知的。
现代的生命科学—生物学,已经突破了肉眼观察的局限性,从观念和技术上,从宏观到微观,奠定了认识人体(生物体)精微物质,真实形态本质的知识基础。
生物学从来不是中医学的禁区。中医学精微物质—气的认识,也应该跟上生命科学发展的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做的:
将人体之气,从古代哲学自然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体之气是有形的,可知的
将古代肉眼观察零散的生物知识,更新为系统全面的现代生物学知识
这种通过更新中医学的知识,传承,发展中医思想精华的新认识,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现代生物学的结合,形成用现代生物学的已知,解释人体之气未知的,新的科学理论,我们称之为《生物中医学》。
本文既是构建《生物中医学》的两个核心的科学假说,
气是以细胞为单位的生命活动(单位气的发现)
气的分类是整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及意义
在吸收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为现代生命科学贡献中医学的思想智慧—整体生物学模式。
最后编辑于 04-05 · 浏览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