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文速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解读——老年糖尿病篇

发布于 03-21 · 浏览 752 · IP 上海上海

要点梳理:

1.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包括基本健康状态、心理、功能等在内的综合评估,根据健康状态分层以及是否应用有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护理及康复策略

2.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老年综合征的筛查

3.对65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及以后每年的随访中,应进行轻度认知功能减退或痴呆的早期筛查

4.老年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更高,易伴多种并发症、合并症、多脏器功能减退及老年综合征,应重视包括全身健康状态在内的综合评估及管理

(一)概述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65岁)],包括60岁及以前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患病率高、起病隐匿、异质性大、危害大等特点。老年人群是糖尿病防治的重点对象,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减少急、慢性并发症导致的伤残和死亡,改善生存质量,提高预期寿命。

(二)老年糖尿病的特点[1]

1.T2DM是老年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2.老年糖尿病患者异质性大,其患病年龄、病程、身体基础健康状况、各脏器和系统功能、并发症与合并症、合并用药情况、经济状况及医疗支持、治疗意愿、预期寿命等差异较大 。

3.60岁以前诊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比例高。因此,应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全面综合评估以及并发症、合并症的筛查。

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运动伤、跌倒及骨折  

5.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并发症症状不典型,易于误诊或漏诊

6.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增加且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更容易发生无意识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

7.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因素的聚集,如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心、脑、下肢血管等大血管病变的患病率高 。

8.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

9.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多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治疗药物,需要关注和了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避免不合理用药。

(三)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综合评估是确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策略的基础,并根据评估结果以及是否应用有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决定糖尿病管理的治疗目标和路径,若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低血糖风险较高药物,HbA 1c控制目标不应过低,并应设立明确的血糖控制目标下限,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风险,血脂、血压的管理也应设置下限  患者的健康状态及患者和照护者的意愿也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1]。

img

表 根据健康状况分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综合控制目标

瑞格列汀的老年安全性优势:从“稳血糖”到“多维度保护”

1、 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安全有效的运动应该贯穿老年糖尿病治疗的全程。生活方式干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所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指导及治疗。根据患者的降糖目标、目前血糖情况、重要脏器功能、并发症与合并症、低血糖风险、衰弱状态、体重、治疗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合理、便利、安全可行的降糖方案。

2、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优先考虑不易出现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物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等  。对没有禁忌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使用SGLT2i和GLP-1RA在降糖的同时可能具有改善心、肾结局的作用。

3、DPP-4i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Ⅳ活性提高内源性胰高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降低血糖。DPP-4i降糖疗效确切,总体安全性良好,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出现低血糖,对体重影响中性,胃肠道反应少,较适用于老年患者[2]

结构优势,选择性强:瑞格列汀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DPP-4i。瑞格列汀有全新羧酸甲酯结构,对DPP-4的抑制活性强、选择特异性高 瑞格列汀有全新羧酸甲酯结构。DPP-4是DPP-4i类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IC50越小,抑制活性越强,药效越强。体外药效研究表明,瑞格列汀在DPP-4抑制活性上优于西格列汀。DPP-8和DPP-9与药物在体内的不良反应有明确相关性,药物对其选择性越高,不良反应越强。体外药效研究表明,瑞格列汀对DPP-4的选择性分别是对DPP-8和DPP-9选择性的3263倍和9438倍,高于西格列汀;提示相比西格列汀,瑞格列汀对DPP-4酶的选择特异性更高,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小[3]。

img

 疗效明确,安全性高:瑞格列汀降糖疗效明确 瑞格列汀Ⅲa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瑞格列汀单药治疗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显示,瑞格列汀50mg BID(每天给药两次)单药治疗24周后,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0.9%。另一项评估瑞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Ⅲ期研究结果表明,瑞格列汀100mg QD(每天给药一次)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6周后,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HbA1c达0.82%。安全性汇总分析结果显示,瑞格列汀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3]。此外,瑞格列汀代谢由羧酸酯酶1(CES1)介导,不易受到CPY450代谢酶的影响,药物间相互作用少

img

使用灵活,依从性强:瑞格列汀用药方案灵活,既可以QD服用,也可以BID服用,使用灵活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

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味着必须从患者的角度思考医疗行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复杂,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全面慎重考虑治疗获益与风险,既要避免因过度强调治疗安全性问题而放松对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又要避免过度治疗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带给患者的负担。以瑞格列汀为代表的DPP-4i具有降糖疗效明确、安全性良好等优势,是目前公认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优选一线用药。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2]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16(2): 147-189.

[3] 磷酸瑞格列汀研究者手册

[4] 磷酸瑞格列汀说明书

 

老年糖尿病 (5)
糖尿病 (610)

最后编辑于 03-21 · 浏览 752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