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JAHA:别忽视!年轻人蛋白尿背后,潜藏心脏骤停风险


全球每年有上百万例的年轻人发生心脏骤停(SCA)甚至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案例,这每一个案例都让人唏嘘不已。在40岁以下的年纪,就因为心源恶性事件而过早地离开人世,确实是家庭与社会的悲剧。然而,目前我们在临床上缺乏预警心脏骤停事件的抓手,因为心脏骤停可能来来源于心脏传导系统或冠脉血管系统的病变、甚至是来源于全身其他系统的原因,我们很难筛查高危人群。近期,JAHA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韩国的最新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至2012年在韩国接受健康筛查的20至39岁的参与者(n=6,891,400)。使用随机尿液试纸法测量尿蛋白。主要终点是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识别的心脏骤停(SCA)。纳入分析的参与者随访至2020年12月,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展示SCA的风险。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30.9±5.0岁,其中3,775,535名(59.5%)为男性。平均随访时间为9.4±1.2年。
研究结果显示:在随访期间,共有5,352名参与者发生SCA(0.08%)。有蛋白尿的参与者SCA的发生率高于无蛋白尿的参与者(有蛋白尿者n=182,发生率为0.19,随访962,956人年;无蛋白尿者n=5,170,发生率为0.09,随访58,465,181人年)。调整混杂因素后,有蛋白尿的参与者SCA的风险更高(调整后风险比1.71 [95%置信区间=1.47–1.99],P<0.001)。蛋白尿+3至+4的参与者SCA风险显著增加(2.94 [1.96–4.40],P<0.001)。蛋白尿对SCA的影响在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3期和4–5期)中更强。


「毅讯点评」
本研究分析了韩国40岁以下年轻人体检数据库的尿检试纸和长期随访结果后发现,近700万的年轻人,经过9.4年随访,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是0.08%。尿蛋白在30mg/dL以上的人员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1倍,而且这种相关性在肾功能不全的年轻人中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提示年轻人尿液试纸检查发现蛋白尿,除了需要对肾脏等原发疾病进行诊治之外,也需要关注这些人的心脏骤停事件风险。蛋白尿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病变,与心脏骤停事件相关,可能存在多种中介因素,包括内皮功能紊乱、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电解质紊乱等。尿检试纸简单易行,确实可以作为心脏骤停筛查的早期可行方案。但从医生的角度而言,其对肾脏疾病的筛查价值还是要远胜于心脏骤停。不过,未来在大语言模型时代,可能尿检试纸可以和人脸识别、步态分析、呼吸音判断等易测指标一起成为心脏骤停预测的参数之一。

最后编辑于 03-19 · 浏览 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