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为什么瘙痒难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受伤的情况,当我们的身体发生擦伤、割伤、烧烫伤到更大的伤口愈合时,几乎不可避免的出现瘙痒症状,特别是夜间睡眠时更是瘙痒难耐,往往在睡眠中就把已经愈合的伤口给抓破了。
皮肤为什么会发痒?
在我们的皮肤里存在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负责给我们传递冷、热、痒、痛等感觉,使我们的大脑产生相应的指令。当我们的受伤皮肤愈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瘙痒,一般我们认为是创面在生长,但瘙痒的生物学机制还不太清楚,2020年7月Immunity在《Cell》子刊发表文章发现伤口愈合过程中产生的TGF-β可诱导皮肤树突状细胞表达白介素-31,进而增加神经元敏感性并引发瘙痒,这也为我们研究和治疗瘙痒提供了方向。本期科普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伤口瘙痒的原因。
一、新生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可能会瘙痒。
伤口在愈合过程中会发痒,我们的伤口愈合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如下图):

止血阶段:当机体受到创伤后,首先会出现出血、渗液。此时,身体的止血机制迅速启动,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发挥作用,形成血凝块,帮助止血。
增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细胞的增殖和修复过程。也通常是瘙痒最强烈的时候,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开始迁移并覆盖在伤口上,形成新的组织。这些细胞会分泌胶原蛋白和其他蛋白质来修复受损组织并促进伤口愈合。在这个过程中,伤口周边新生的末梢神经受到牵拉刺激,会出现瘙痒的感觉。
重塑阶段:在这个阶段,新生组织逐渐成熟,并恢复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胶原纤维会逐渐排列成有序的网状结构,增加组织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神经末梢也会重新生长到新的组织中,恢复感觉功能。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伤口内渐渐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坚硬缺乏正常皮肤的弹性,对周围正常的末梢神经有牵拉刺激,也会出现瘙痒。
一般情况下伤口无红、肿、热、痛等异常表现,出现瘙痒都属于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二、炎症因子、细胞因子的刺激
细菌感染是导致伤口瘙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细菌侵入伤口时,它们会繁殖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会刺激皮肤,引发瘙痒;伤口愈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中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这些化学物质刺激皮肤会出现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
三、过敏反应
若患者伤口对周围皮肤上的药物、纱布、胶布等物质过敏,会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症状;若患者对衣物、口服药物等过敏,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同时伤口处表现也较正常皮肤瘙痒严重。
伤口瘙痒可以抓吗?
伤口瘙痒最常出现在伤口增生修复阶段,贸然抓挠患处,有可能造成已经结痂的皮肤破损,会出现出血、疼痛、感染等现象,局部伤口需要重新修复,会延长愈合的时间,还容易增加瘢痕增生的几率,影响局部的美观。另外即使抓挠也不能缓解局部的瘙痒感,局部组织反而会因为受到刺激而加重瘙痒的感觉。大多数瘙痒并不是很严重,只要不过分在意,是完全可以忍受的。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止痒吗?
经研究瘙痒患者中白介素指标通常高于常人,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还不太清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痒方法:冷敷,将湿毛巾或冰袋敷在瘙痒部位,可以缓解瘙痒;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伤口部位可以涂抹保湿霜或止痒药膏;转移注意力也可适当缓解瘙痒;炎症初期可以口服非处方抗组胺药;增殖初期可以加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按摩、敷料(硅酮凝胶,纳米银离子、氧化锌)等。增殖后期瘙痒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加用处方类抗组胺药、其他外用药(利多卡因,辣椒素);抗癫病药、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纳曲酮),抗抑郁药也被证明可以缓解瘙痒症状。当然我们也要排除肿瘤、肾脏疾病、肝胆疾病及甲状腺疾病导致皮肤瘙痒再用药。
瘙痒的伤口最好减少摩擦,有少数人伤口痒感加剧是因为伤口出现了感染。如果发现伤口周围红肿严重,或者出现了脓性分泌物,一定要及时就医。
最后编辑于 03-15 · 浏览 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