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问答:≤5毫米的甲状腺癌该怎么办?
前 言
发现≤5毫米的甲状腺癌该怎么办?
这几天
Jeff重新整理了卸甲而行案例库
在2025年2月25日版本的基础上
把≤5毫米甲状腺癌的处理情况做了一版更新

≤5毫米甲状腺癌处理方案
≤5毫米甲状腺癌整体比较轻微
根据北京同仁医院的研究数据
3-5毫米的乳头状癌患者
淋巴结转移概率分别为:25%、25.93%、14.04%
按照卸甲而行2万人的统计数据
3-5毫米的乳头状癌患者
淋巴结转移数量中位数分别为:0.135、0.320和0.625
也就是说≤5毫米以下的甲状腺癌患者
根据Jeff建议手术的原则标准
只有<1%的患者需要转手术治疗
>97%的患者可以首选观察

≤5毫米的甲状腺癌
通常是在超声检查中被发现
结节超声分级为TIRADS4类或者5类
发现高风险结节后
患者需要做两步如下工作
一是排查出侵袭性癌(占比<1%)转外科手术
二是初步判断稳定的癌转入观察随访
≥5毫米之后纳入Jeff分析预判体系个案管理
01、排查出侵袭癌穿刺后手术
甲状腺内侵袭性的癌主要包括6种:
甲状腺内≤5毫米侵袭性的癌
主要包括6种
1.低分化、高级别分化癌
2.未分化
3.髓样癌
4.乳头状癌侵袭亚型(高细胞、靴钉、柱状)
5.其他癌转移到甲状腺等
6.广泛侵犯和转移的非侵袭亚型的乳头状癌
一是例行排查髓样癌
髓样癌多位于甲状腺的中上极
结节内可伴有粗大钙化或者微钙化
无声晕,血流信号丰富、紊乱
结合“降钙素和癌胚抗原”检查
指标阴性可以99%排除髓样癌

二是根据病史排查“其他癌症转移”
主要是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排查
三是低分化、高级别分化癌、未分化
目前卸甲而行群体内
发现最小的低分化0.5cm未分化0.6cm
比例极低小于万分之五
不建议所有的人都进行穿刺排查
只需要知道有这个概率即可

四是排查腺外侵犯和广泛转移的癌
排除结节存在侵犯、“颈部淋巴结高度疑似转移”

对于发现上述六大类型的甲状腺癌后
此时不应再受5毫米不穿刺的限制约束
应及时对甲状腺结节和异常淋巴节进行穿刺
确诊后及时转手术处理
在卸甲而行历史案例中
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
一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诉
但甲状腺上原发癌只有3毫米

二是甲状腺内有数不清、看不见的甲状腺癌
同样也是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诉

三是一部分<1cm的乳头状癌
特别是位于中上极
偶尔会出现对侧侧颈淋巴结转移
因此发现甲状腺结节后
超声医生应对患者颈部淋巴节
进行广泛而认真的检查

与此同时
建议例行复查甲功和tg+tgab+tpoab
了解甲功基本情况
并初步通过tg指标排除远转等极端情况
卸甲而行2万患者群体中
只出现过3例≤1cm的甲状腺癌远转
其中1例远转患者tg指标完全正常
是因为新冠疫情期间住院手术
医院要求所有患者必须例行CT检查而发现远转

02、>95%的结节可定期随访
因为所有的癌
包括侵袭性的癌都是从2毫米开始长大的
尽管我们不指望能在5毫米以内发现侵袭性癌
但初次发现结节后
可以在发现结节近期进行一两次复查
第一次发现后的1个月和3个月
主要是通过时间逻辑
排除短期内异常增大的侵袭性甲状腺癌

≤5毫米高度怀疑甲状腺癌的结节
如果无症状、无侵袭、指标无异常
排除上述结节穿刺指征的
在甲状腺结节管理上
可以参考欧洲甲状腺协会ETA2023版
TIRADS 4 类每年复查评估
TIRADS 5 类每 6-12个月重新评估
随访过程中发现结节增大、淋巴结转移等穿刺情况的
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穿刺或者进行手术
欧洲甲状腺学会指南2023版:ETJ-23-0067.pdf

01、≥5毫米之后按照Jeff观察体系处理
结节≥5毫米之后
可以按照Jeff分析预判体系
也就是卸甲而行历史文章中
关于结节大小、位置、和气管夹角
结节和后被膜的关系等分析
标准化(30岁无桥本)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可参考Jeff版观察人群比例表
以及标准患者中下极处置参考表
然后根据超声报告和甲功等报告的细节特征
结合Jeff分析预判体系个案分析权衡处理
这覆盖了Jeff过去多年的几乎所有文章
Jeff在本期文章中不再赘述



后 记
≤5毫米的甲状腺癌该怎么办?
无论是过度手术还是盲目躺平
都不合理都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所抛弃
在过去
大家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而事实上
精准分析个案处理才是大势所趋
相信大家读了此文之后
会对≤5毫米的甲状腺癌整体情况和处置
有了系统的认识和自己看法
最后祝大家
在对自己的病情深度理解的基础上
结合准确率>90%的Jeff分析预判体系
能够实现对甲状腺癌的精准控制
获得自己最佳的收益/代价处置节点
这才是对待甲状腺癌应有的态度
更是我们战胜、驾驭甲状腺癌的正确方法
本期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
最后编辑于 02-28 · 浏览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