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5-01:综述: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

甲状腺外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3-05-22 · IP 广东广东
6953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7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前 言


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非常普遍

但排除干扰因素

在数以万计的甲状腺癌患者群体中

洞察并提炼出潜在淋巴结转移规律

非常困难


如果洞察力和悟性不足

可能去追寻那些表面逻辑永远无法得知真相

这也是很多网红医生和网络大V

终其一生都只掌握了肤浅的皮毛知识

难以开悟进不了法门的真实原因


自2021年开始

Jeff依托全球数以万计的文献、指南

以及卸甲而行近40个病友群的真实数据

早已弄清了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首创、原创性

构建了中国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模型

独家定义中国甲状腺癌标准患者、Jeff护盾

以及通过大病理判断术后复发的规则

术前淋巴结转移预判和术后复发预判

准确率>90%


本期文章

Jeff对卸甲而行版的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做一个综述

img

来源:网络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


01、颈部淋巴结的位置和数量


人类全身约有800枚淋巴结

其中约有300枚位于颈部

颈部淋巴结引流非常丰富

不仅接受头颈部的淋巴引流

也接受胸、腹、盆腔和四肢的淋巴引流

img

来源:ISBN 978-1-4443-3242-1(pbk.)


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

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

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

直径多在0.2-0.5cm

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

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

正常淋巴结长径/短径>2呈柳叶形

相关文章:

01:甲状腺癌术后,你想了解的颈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知识

02:颈部淋巴结的分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及遗漏病灶处理


img


颈部淋巴结的数量因人而异

中央区在4-34个之间正态分布

侧颈区每个区有10个左右因人而异

完整单侧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一般>30个

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完全的侧颈清扫

根据TNM制定的头颈部癌症淋巴结清扫标准

其他头颈部癌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7个即为合格

并且特别注明

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不做任何数量要求


甲状腺癌的治疗以效果为准

目前欧美大部分国家不常规清扫中央区

淋巴结清扫应与医生制定的手术方案相对应

任何把淋巴结清扫数量

和手术治疗效果对应的评估方法都是荒唐的


相关文章:

01:完美的甲状腺癌大病理是什么样的?

02:满分的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VI区)淋巴结清扫是什么样的?

03:为什么转移5个淋巴结的复发风险是转移3个的10倍?

04: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危险程度分层和TSH抑制(优甲乐调药)

05:复发险,万一复发了,咱去找名医,用赔偿金自费住国际部!

img

来源:网络



02、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一般规律


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非常普遍

当直径大于2毫米

甲状腺癌便开始形成微血管

从此便开启了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之路

因此直径2毫米以上的甲状腺癌

存在淋巴结转移并不罕见


相关文章:

0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

02:甲状腺癌的淋巴道转移原理


img

来源:网络


甲状腺癌上脱落的癌细胞

由甲状腺内的微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

癌细胞不断增殖并侵袭占领淋巴结形成转移

首先侵犯的是甲状腺周边的前哨淋巴结

然后进一步向中央区或者侧颈区扩散

整个过程呈阶梯瀑布式的转移

相关文章:

0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

02:甲状腺癌的淋巴道转移原理

img

来源:网络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

是甲状腺周围淋巴结

也称为前哨淋巴结

然后再进一步转移到第二站淋巴结

因此大多数甲状腺癌

首先转移中央区在侧颈区

也就是按照6—— 3、4、2、5——1区的规律转移

但这个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结节的大小、位置差异而千差万别


位于上极的甲状腺癌

往往先转移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及喉前淋巴结

一部分向下到气管旁、气管前

另一部分直接转移到侧颈


位于中下极的甲状腺癌

往往先转移甲状腺周围淋巴结

然后顺着气管旁、气管前一路向下

随着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

会进一步转移到侧颈


有被膜突破的甲状腺癌

癌细胞可以直接通过突破口转 移到侧颈


相关文章:

0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

02:甲状腺癌的淋巴道转移原理

03:甲状腺癌观察期间担心淋巴结转移?规律尽在“Jeff预判体系”

04:不同情况下0.7cm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照分析(观察群收藏版,上)

05:不同情况下0.7cm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照分析(观察群收藏版,下)

06:甲状腺癌的位置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07: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大小和侵袭能力分析(收藏版)

08:甲状腺癌术后,你想了解的颈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知识

09:颈部淋巴结的分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及遗漏病灶处理


img

绘图:Jeff 2021.09.24


img

来源:网络



03、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规律


绝大部分甲状腺癌

是先转移甲状腺周围淋巴结

也就是中央区淋巴转移5个以上然后转移侧颈

相关文章:

01:为什么转移5个淋巴结的复发风险是转移3个的10倍?


但一些特殊位置的乳头状癌

包括上极、峡部、冠状轴外侧、矢状冠状面

特别是发生被膜侵犯和突破后

由于淋巴液引流的特殊性

这些位置的甲状腺癌

往往容易跳过中央区淋巴结直接转移到侧颈

称为“跳跃性转移”

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发生概率为 6.8-37.5%

结节位置、年龄>45岁、单发癌,直径<1cm

被膜侵犯和颈部淋巴结丰富

都是“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01: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规律及原理


img

DOI: 10.4236/ijohns.2018.74019


除此之外

普通位置的甲状腺癌

在中央区前哨淋巴结被转移的同时

都会随着阶梯瀑布式的转移模式进行侧颈转移

甲状癌结节直径越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越多

侧颈淋巴结转移风险越高


img

绘图:Jeff 2021.10.21


从甲状腺癌的直径来看

0.8cm是侧颈转移的一个警戒值

从患者的年龄上看

年纪越小淋巴结转移数量趋势越大

年龄<25岁结节>1cm的需要更为彻底的清扫

从甲状腺癌腺外侵犯来说

存在被膜侵犯的甲状腺癌患者

转移数量增多更容易转移中央区和侧颈区

特别是>1cm几乎普遍都有侧颈淋巴结转移


此外

多灶甲状腺癌

BRAF/RAS突变或者叠加基因突变等情形

都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加

以及侧颈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的因素


相关文章:

01:甲状腺癌观察期间侧颈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特点规律及评估方法

02: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容易遗漏?Jeff教你如何术前预判(附案例)

03:中上极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非偶发事件

04:多灶性和甲状腺癌的进展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05:多灶微小癌清扫9个转移9个,提示不适宜观察,需要更好的医生

06:来自意大利的求助,1.5cm多灶高细胞亚型乳头癌,淋巴结居然未做任何清扫

07:甲状腺癌观察期间担心淋巴结转移?规律尽在“Jeff预判体系”

08:遗漏在所难免?2.5cm多发癌清扫1个转移淋巴结、Jeff直言“我不信他”

09:来自意大利的求助,1.5cm多灶高细胞亚型乳头癌,淋巴结居然未做任何清扫

10:不同情况下0.7cm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照分析(观察群收藏版,上)

11:不同情况下0.7cm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照分析(观察群收藏版,下)

12:甲状腺癌的位置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13:25岁以下直径>1cm的甲状腺癌,需要更为激进的预判和更为彻底的清扫

img

来源:网络


04、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数量逻辑


自2021年起

Jeff根据卸甲而行群友的淋巴结转移大数据

整理制定了中国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数量逻辑

Jeff定义的中国标准患者

是指年龄30岁、单灶、经典乳头状癌

无被膜侵犯、无侵袭性的亚型或者突变

也没有Jeff护盾等淋巴结转移减少的普通患者

Jeff的数据

都是中国患者自己真实的数据和真实规律

具体如下

img

制表:Jeff 2023.05.22

img

制表:Jeff 2023.05.20


相关文章:

01:开宗立派!Jeff发布原创开源《甲状腺癌精准观察指标体系》(免费下载)

02:Jeff体系演示1:S先生甲状腺超声深度分析和预判(报告可下载)

03:甲状腺癌观察期间担心淋巴结转移?规律尽在“Jeff预判体系”

04:Jeff体系演示1:S先生甲状腺超声深度分析和预判(报告可下载)

05:担心远转?Jeff用3个通道、12个参数构建了甲状腺癌远转预判体系

06:甲状腺癌观察,“Jeff预判体系”能做什么?

07:甲状腺癌如何精准预判?用33个指标体系阐述“Jeff预判体系”(珍藏版)

08:什么是“Jeff护盾”?

09:科技躺平!精准排查侵袭性甲状腺癌(侵袭亚型、低分化、未分化等)

10:小文青文章长期跑偏怎么破?jeff修订版来了

11:WHO:≤1cm乳头状癌不等于低危!微小乳头状癌低危误导性提法早已废止

12:甲癌天坑!潘家院秃头哥和他的7个万丈深坑

img

来源:网络


05、淋巴结转移减少的机制:Jeff护盾


“Jeff护盾”

Jeff's thyroid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shield

是Jeff总结原创的一种淋巴结转移保护机制

拥有Jeff护盾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往往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减少甚至无转移


Jeff护盾的核心特征是:

超声下提示甲状腺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

从甲状腺疾病的角度考虑

当甲状腺癌叠加十余种弥漫性、结节性疾病

其中以桥本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为典型代表

Jeff护盾的原理不详

考虑为甲状腺内的微小淋巴管进行破坏

或淋巴炎性细胞对<1cm的乳头状癌进行包裹


拥有了“Jeff护盾”

就意味着拥有更小的淋巴结转移概率

也就是拥有了更大的观察空间

在<1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观察过程中

有“Jeff护盾”的

因淋巴结转移概率小可以观察到1-1.5cm

没有“Jeff护盾”的

因淋巴结转移概率大建议观察到0.8-1cm


Jeff护盾

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可遇不可求的一种保护机制

相关文章:

01:什么是“Jeff护盾”?

02:“桥本护盾”有多强?多发癌观察12年术后仍无淋巴结转移

03:什么是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及预后

04:全切无转移术后抑郁?凡是过往,皆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


img

来源:网络


06、术后大病理复盘:淋巴结逻辑判断


Jeff原创版

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如下:


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个

往往提示患侧侧颈淋巴结有1-3个转移

也提示对侧中央区淋巴结有1-3个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越多

患侧侧颈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量越多


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3个

往往提示对侧侧颈区淋巴结转移1-3个

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数量越多

对侧侧颈淋巴结转移数量越多

当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十几个时

往往提示对侧侧颈淋巴结一定有转移

img


除Jeff护盾之外的甲状腺癌>1cm的

基本上患侧侧颈淋巴结都有转移


上极甲状腺癌更容易转移侧颈

转移规律是自6mm开始酝酿

8mm开始转移

1cm以上除Jeff护盾之外几乎都有侧颈转移


如果结节位于上极外侧

会出现一种特殊的“转移倒置“的情况

也就是Jeff分析预判体系中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量和侧颈淋巴结转移数量对调

这是因为结节的位置导致的


大病理中喉前淋巴结转移的

特别是上极结节>0.8cm、其他位置结节>1cm

排除Jeff护盾外

一般患侧侧颈淋巴结均有转移


当被膜突破、结节>1.5cm等情况下

Jeff护盾作用有限

可能再也无法实现护盾作用


相关文章:

01:完美的甲状腺癌大病理是什么样的?

02:满分的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VI区)淋巴结清扫是什么样的?

03:为什么转移5个淋巴结的复发风险是转移3个的10倍?

04: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危险程度分层和TSH抑制(优甲乐调药)

05:复发险,万一复发了,咱去找名医,用赔偿金自费住国际部!


img

来源:网络



后记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纷繁复杂

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规律和真相

犹如黑夜在大海中航行

所依赖的只有满天星斗


经过长达两年的系统收集整理

Jeff早已摸清并掌握了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基本规律

术前预判和术后复盘准确率相当可靠

2021年第一批预判可能复发的案例

如今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复发



Jeff希望终有一天

中国甲状腺癌患者

会成为全球最懂甲状腺癌规律的患者

而我们掌握了规律之后

可以更精准进行甲状腺癌观察或者手术

微创或者消融等治疗决策

展望未来

每个甲状腺癌患者都能科学选择到

最适合自己的治疗

而那些漫无边际的谩骂和诋毁

一定会随着认识的加深而烟消云散


本期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

甲状腺癌 (62)
甲状腺乳头状癌 (45)
乳头状癌 (2)
5 67 1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