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之论肺癌的病根不在肺(一) —— 肺病症状在肺,病因在肾、

中医内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02-28 · IP 天津天津
417 浏览


img

 

 

蔡师指出:肾亏之人,亏欠日久不得还原,而“火不生土”,脾脏必然大虚;脾虚经气得不到再生;而“土生金”,肺就得不到营养。脾越匮乏而愈加脾寒,一切后天的营养就得不到转化,脾脏藏着五脏六腑的膏脂,是主宰五脏六腑后天的源泉。一旦脾久虚受寒,脾虚就不能升降,所以病人吃过饭就腹胀,这就是医圣在《伤寒论杂病论》黄疸篇中所说: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利,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此时脾胃即不能正常新陈代谢,很难再生再造,就会满而不食,医者若再误下,则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脾为阴,胃为阳,二者是表里关系,不能有所偏颇。胃热过盛则偏于热,脾虚过盛则偏于寒,二者若一旦偏颇,则不能很好地互为表里而协调一致了。胃气是动力,胃气一动,就需要脾经的膏脂来供养。一旦脾经的膏脂偏虚,此时若胃气一动,就缺少膏脂来供养,而胃为阳明所属,其动日夜不息,胃气越动就会越热。胃热偏盛,越发耗脾津,脾则越虚越损,中焦断源。

肺为华盖最为上,华盖在上,离外感最近,其脏好比空中悬肉。肺之为脏,居于人体脏腑之巅顶,位置最高,需要热气和营养供养,其营养来源于脾脏,其热气来源于膀胱。一旦膀胱虚衰,肺就得不到太阳的温煦,常常受寒;中焦断源,肺就得不到营养的供应,哪有不病之理?

故肺病的内在问题的实质是——病在胃,毁于脾,其伤在肺!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三者若不能正常互动,则肺必生大病,肺出现种种症状,乱象虽多,其根源则在于脾胃!若医者见到肺病,为种种症状所困惑,思维不明,诊断不清,错误用方,就就会苦了病人,毁了患者。这是顾头不顾尾,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所致,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只会与症状做斗争!

胃属阳明,其本性是热!需要脾津的供应,才能得到营养的平衡。一旦脾津被耗损,本来阳动就损阴,人活着就会不断消耗脾阴,脾阴既虚,不能保护自身,再加上阳明不断地熏蒸,则脾阴更加损伤;脾损者,肺就不能正常的生长代谢;所谓肺的正常代谢靠脾,从而能正常代谢,则人体无病,一旦肺脏的新陈代谢失常,必生大病。

肺病 (34)
肺癌 (380)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