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张胜兵:肺癌胸腔积液,西医已放弃,看中医如何力挽狂澜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个人信息:艾某,男,23岁
主诉:胸闷气短而喘伴心悸三个月,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因咳喘痰中带血,于武汉的某三甲医院确诊为肺癌,经西医的化疗处理三个多月。现在的症状是胸闷气喘伴心悸,不得平卧,西医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现病人骨瘦如柴,身高大约一米七,体重只有60多斤,面色苍白,西医已经放弃治疗,嘱其家属回家准备后事,说活不过一个月。患者已经不能行走,由其家属背至我处,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胸部还插有导管,西医嘱其家属每天放胸水,胸水是血水混合物。
症见: 观其舌象,舌淡苔白而水滑,脉弦细无力。
分析处理
看了病案,西医诊断就是肺癌,中医诊断为痰饮之支饮。观其舌象,舌淡苔白而水滑。正常的舌苔是舌淡红、苔薄白,它是舌淡比淡红还淡,这说明他已经出现了血虚。苔白滑,证明体内有痰饮。脉弦细无力,有力无力辨虚实,我在中医诊断学里讲过的,脉弦细无力,其实就是典型的虚症,细脉主气血两虚,还可以主痰湿。所以该患者的证型就是气血两虚、痰湿凝聚。在治疗上就应该补益气血、燥湿祛痰。我使用的是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合在一起加减化裁。
西医诊断:肺癌
中医诊断:支饮
证型:气血两虚、痰湿凝聚
治则:补益气血、燥湿祛痰
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
拟方:葶苈子15克(打碎)、大枣十枚(擘)、茯苓15克、桂枝12克、生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黄芪30克、仙鹤草30克。七剂
二诊:七剂之后,胸水彻底消失,家属非常高兴,气喘和心悸也明显好转。胸水解决之后,我们就改方了,又开七剂。
处方:黄芪30克、人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生白芍10克、肉桂6克、生姜三片、大枣五个、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炒谷芽、炒鸡内金各10克、桔梗6克、山药10克、仙鹤草30克、生鸡内金10克。7剂。
三诊:又一周之后,病人的精神大有好转,咳喘基本上已经消失,面色已经转红润,脉象已经慢慢有力,脉象有位有神有根,于是我们在上方的基础之上再加生半夏10克、陈皮10克、丹参30克。
四诊:又过了一周,病人就体重增加了二十来斤,看起来明显比之前健康了很多,正气已经慢慢恢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在攻伐的药上做点文章。于是在上一周的方子基础上,加生牡蛎30克,鳖甲30克,浙贝3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
五诊:还是服药一周,这时候距离我给患者第一次看病已经过去了四周,达到一个月了!若是按照西医“活不过一个月”的说法,患者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现在却越活越好,这完全就是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优势!我们在上方的基础之上加炮甲珠6克,蜈蚣两条,黄药子10克,西洋参10克,铁皮石斛10克,阿胶10克。
六诊:吃了一两周之后,病人体重就到了100多斤了,神采奕奕!这个时候我们就完全转守为攻,这就跟打仗一样,我方的力量已经集聚了,可以进行最后的扫荡,于是我们处方以二龙戏珠攻癌汤加桔梗和桑白皮。二龙戏珠攻癌汤是在《医门推敲》第一部里面有公布。
处方:天龙6克,生龙骨30克,洗昆布30克,炮甲珠6克,生牡蛎30克,生鳖甲30克,生鸡内金15克,生山楂15克,浙贝母15克,北沙参15克,玄参10克,杏仁10克,夏枯草15克,当归10克,山茨菇15克,制何首乌15克,胆南星6克,藿香10克,广木香10克,红花10克(藏红花1克),丹参30克,半枝莲15克,黄药子10克,蜈蚣2条,枸杞子30克,炒白术15克,土茯苓30克,海蛤粉30克,桃仁10克,桔梗6克,桑白皮10克。
除此以外,还给病人做了丸药。患者治疗了一段时间恢复了健康。
总结与讨论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虚则补之,实则攻之,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无不体现了中医肿瘤学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这个病案的治疗思路几乎贯穿了所有治疗肿瘤癌症的中心思想,治疗了几个月,病人可以说是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肺癌都按照这些处方来呢?
肯定不是,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证型不一样,开的方药不一样,他可能在西医诊断上都属肺癌,但是在中医上他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就比如这个病案,病人来的时候在中医上属于痰饮的支饮,我们根本就没有把他当癌症看,就用了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
他的这个症状改善之后,我们立马就补气血,也没有把他当癌症病人看,当他的气血补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我们最后才把他当成所谓的癌症去治疗,采用二龙戏珠攻癌汤。
也就是说,并不是说癌症来了,就赶快攻癌,抗癌,那完全是脱离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效果肯定差。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明白了中医治疗的整体思路,如果有类似的癌症患者找中医治疗,请不要急于一时,不要以为吃了几付药,癌细胞就全杀死了,癌症就没有了。要一步步来,缓急标本,是有次序有重点的。
我们回归到这个病案来具体分析:
第一次处方是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加了人参,黄芪和仙鹤草。因为气血两虚,所以我们用人参、黄芪补气血;仙鹤草既能止血,又能补虚,所以加到了30克。
二诊:气喘和心悸按照中医来说是由于饮症之支饮所引起,既然他的胸水已经被解决了,那么气喘心悸当然明显好转。二诊处方其实是十全大补汤加味而成;加了健脾胃的炒五仙;因为他是肺部疾患,所以加了桔梗引药上行,使药效直达肺部;仙鹤草继续保留,既能补虚又能止血;生鸡内金这里可以软坚散结。
请注意,第一次开的方子,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没有一味药是软坚散结的,其主要的目标在治标,正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由于他来的时候只是属于痰饮的支饮,胸闷、气喘、心悸,所以我们先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完之后我们就开始补了。
因为他人太瘦弱了,气血两虚,所以我们用了十全大补汤再加健脾胃的炒五仙,再用桔梗引药上行,山药、仙鹤草补虚止血,而生鸡内金是软坚散结的药,可以治结石、治肿瘤,而且它不戕伐正气,还具有健脾胃的作用,所以在人比较虚的时候,如果要攻肿瘤,生鸡内金是一味好药。
三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虚则补之,实则攻之,三诊时患者渐渐不那么虚了,所以可以适当加一些攻类的药。于是我们在上方的基础之上,加生半夏10克,陈皮10克,丹参30克。半夏和陈皮,它们和上方中的茯苓、甘草一起就是二陈汤的药物组成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用的是生半夏,因为在抗肿瘤方面,用生半夏要更好。由于很多的肿瘤都是痰瘀交结,所以我们也加了丹参30克以活血化瘀。三诊时我们仍然没有用大攻,十全大补汤虽然说是补药,但是也不是大补,不像阿胶、鹿胶、龟胶,紫河车这些血肉有情之品,这些大补之品。因为这个虚症病人太虚了,虚不受补,只能缓缓的补,否则突然加入很多血肉有情之品上去的话,他反倒受不了,对于病情反而不利。所以我们用十全大补汤,加二陈汤,再加丹参,点到即止。
四诊:病人体重增加,看起来明显比之前健康了很多,正气已经慢慢恢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在攻伐的药上做点文章。
五诊:患者的正气已经渐渐恢复,就可以用攻伐的药。炮甲珠、黄药子这些药物的攻伐之性都较强,所以补药也可以加重一点,加入西洋参、铁皮石斛、阿胶这样气血两补的药物,一边补一边攻,攻补兼施,攻守兼备,这样做完全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
六诊:我们就完全转守为攻,这就跟打仗一样,我方的力量已经集聚了,可以进行最后的扫荡,于是我们处方以二龙戏珠攻癌汤加桔梗和桑白皮。
最后编辑于 2024-06-20 · 浏览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