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天塌了!1/3日本kuma观察标准低危的患者术后病理中高危!

发布于 02-22 · 浏览 734 · IP 广东广东

前 言


各位兄弟姐妹们

今天Jeff要告诉大家一条炸裂的消息


2020年

墨西哥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研究

发现符合日本Kuma医院观察标准低危的患者中

有高达1/3的患者术后大病理是中高危

根据WHO和国际指南≤1cm的乳头状癌

有10-15%的为进展性侵袭性癌

2024年

北京同仁医院马泓智等医生的一项研究

表明≤1cm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占比37%

中危以上的患者占比超过10%


这些证据和结论

不仅表明≤1cm甲状腺癌盲目躺平并不可取

其中高达10-47.22%的患者并不适合观察

而且暴露出更为严重的事实是

广为传播的日本Kuma医院的甲状腺癌观察标准

可能存在重大的漏洞和缺陷


img


1.什么是Kuma标准


上世纪90年代

日本宫内明博士提出假设

认为大多数低风险的T1a

也就是≤1cm乳头状癌会处于隐匿状态

进展极为缓慢或无进展


他认为

尽管有一小部分T1a乳头状癌

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生长变大

但主动监测是识别这些病例的唯一策略

他还认为即便这些癌发生生长

在可检测到进展时

如明显增大以及出现新的淋巴结转移手术

对这些患者是有效的


基于上述原因

1993 年宫内明在日本神户Kuma医院

提出这个观念并进行主动监测

观察标准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

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


img

日本Kuma医院的甲状腺癌观察标准

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档次

高危的标准如上表

癌结节和气管的标准如下图

而且观察标准认为

<7毫米的T1a乳头状癌没有气管和喉返神经侵犯

2021年日本甲状腺协会

确定的甲状腺癌进展标准

是结节最大直径增大≥3毫米

或者结节的体积增大50%


日本甲状腺癌观察标准相关文章:

2018-ARM-Active Surveillance(1).pdf


img
img


2.墨西哥关于Kuma标准存在漏洞的证据


2020年

墨西哥城第三医院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研究

系统性回顾了2000-2018年

该医院手术的108例≤1cm的甲状腺癌患者

结果显示

108名≤1cm的乳头状癌患者中

仅有29人(26.8%)术前符合Kuma标准低危

而在这术前Kuma标准低危的29人中

术后有19人(65.5%)大病理低危

2人(7%)大病理中危

8人(27.5%)术后大病理高危

也就是说在这项小样本的研究中

三分之一的Kuma低风险患者术后中高危


不仅如此

Jeff还把墨西哥这108人的信息重新复盘

发现在这108名≤1cm乳头状癌患者中

术后大病理

低危57人占比52.78%

中危14人占比12.96%

高危37人占比34.26%

也就是说

在这个≤1cm乳头状癌总队列中

实际符合观察条件的患者占比52.78%

实际不符合观察的患者占比高达47.22%

躺平观察害人啊兄弟姐妹们!


thyroid文章下载:thy.2019.0698.pdf


img
img


3.北京同仁≤1cm真实情况的证据


无独有偶

2024年9月

北京同仁医院的马泓智等医生

在《Altern Ther Health Med》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对该医院2009-2016年

500例大病理≤1cm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的研究

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1cm癌的详细信息

和Jeff分析预判体系高度相同


研究发现

500名大病理≤1cm乳头状癌患者中

淋巴结转移186人占比37.2%

淋巴结转移数量≥5个的32人占比6.4%

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26人占比5.2%

被膜外侵犯37人占比7.4%

喉返神经侵犯15人占比3%

侧颈淋巴结转移25人占比5%

具体到不同的结节大小

0.3-1cm患者淋巴结转移比例分别为:

25%、25.93%、14.04%、23.73%、42.47%、40.35%、35.82% 和 41.67%

而且多灶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概率

显著高于单灶的乳头状癌患者


研究认为

即使是最大径≤6毫米的肿瘤

中央区仍有一定的淋巴结转移概率

除了超声最大直径≤6mm的单发癌患者

都建议手术是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这项研究的信息量很大

简单点说

客观证实了≤1cm乳头状癌患者中

累计超过20%的患者不符合观察条件

躺平观察、胡乱观察极其不可取


大家可以直接查阅原文:10091.pdf


img
img


后 记


大家都知道

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

Jeff监测了2万中国甲癌患者的真实数据

基本掌握了中国甲癌患者的真实情况

因为掌握了甲癌的真相和真实规律

Jeff一直公开批驳黑媒体、黑医生和黑超声


在过去的10年里

躺平观察祸害了数以百万计的甲癌患者

不仅耽误了这些患者的治疗

而且导致了甲状腺癌患者群体

对中国甲状腺医生不信任和严重抵触

给中国甲癌的治疗带来极大困扰

北京东肿、清华长庚难辞其咎


img


而Jeff控制的甲状腺癌观察标准

就是控制术后大病理在低危上线中危下限


img

甲状腺癌的治疗

无论是观察、手术还是消融

最终都是个性化的

在这个AI极大替代人工的年代

比拼的就是信息的精确性和大数据规律的总结


不管怎样

Jeff相信总有水落石出

真相大白于天下的这一天

大家加油!


本期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

2018-ARM-Active Surveillance(1).pdf (389 KB)
10091.pdf (535 KB)
thy.2019.0698.pdf (237 KB)
甲状腺癌 (57)
乳头状癌 (2)
中危 (1)

最后编辑于 02-22 · 浏览 734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