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病例分享】烧伤后重度手畸形的处理(二)虎口瘢痕手术方式“连续Z成形术”

发布于 02-17 · 浏览 2608 · IP 辽宁辽宁

病例信息

典型病例1

img
img

典型病例2

img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总结与讨论

连续Z成形术是一种通过设计多个连续的“Z”形切口,对偶交换三角形皮瓣以延长组织长度、松解瘢痕挛缩的外科技术。核心原理是通过改变瘢痕张力方向,分散牵拉力并重建皮肤自然纹理,从而改善功能与外观。

一、适应症

1. 条索状或蹼状瘢痕挛缩

适用于松解线状、条索状或蹼状瘢痕,尤其是烧伤后形成的挛缩畸形。通过多个“Z”形切口分散张力,延长挛缩轴线,恢复关节活动度。

2. 广泛或较长的瘢痕

当单一“Z”成形术无法完全松解时,连续多个“Z”可覆盖更长的瘢痕范围,如腋部、指间或颈部等部位的环形挛缩。

3. 周围正常皮肤充足的病例

需瘢痕周围有足够健康皮肤以形成皮瓣,避免术后血运障碍。

二、手术要点及设计图样

手术切口沿着瘢痕中轴线定位:沿瘢痕张力线或需延长的轴线设计主切口,两侧交替设计多个三角形皮瓣(角度通常为60°~70°),确保皮瓣尖端血供。

img

温馨提示:皮瓣尖端不能<60°,皮瓣长与蒂宽之比1.5~2∶1,皮瓣蒂部不应有深在的瘢痕,游离皮瓣基底及蒂部时需保留较厚组织,皮瓣张力不能过大,尖端缝线避免相交否则可因局部血运障碍而导致皮瓣尖端坏死。

三、优势与局限性

1. 优势 

延长效果显著:连续设计可累积延长长度,适合广泛瘢痕。

改善功能与外观:松解挛缩的同时调整瘢痕方向,使其与皮肤纹理一致。

操作灵活:可根据瘢痕形态设计多个“Z”,适应复杂挛缩。

2. 局限性

对周围皮肤要求高:需足够健康皮肤支持皮瓣转移,否则易发生坏死。

不适用于重度挛缩:若瘢痕广泛且周围组织缺损严重,需结合植皮或皮瓣移植。

@丁香园病例库

虎口挛缩 (5)
手部瘢痕 (5)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2608

13 7 19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