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病专题(11)| 急慢性甲分离(附文献下载)

甲分离包括急性和慢性,我们先来看慢性甲分离。

慢性甲分离是一种常见的指甲疾病,指的是指甲或趾甲从甲床上松动到彻底分离,通常从指甲的远端向近端进展。甲分离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但多见于成人,且女性多于男性。甲分离的体征包括指甲固定于甲床的粉红色部分与分离的指甲白色部分界限边缘不规则;分离出来的指甲并非透明,而是呈白色、黄色或绿色;继发感染时指甲更容易变色;有时分离的指甲甲下皮肤增厚,指甲表面凹凸不平;一般甲分离不会有疼痛,但是创伤或感染导致的甲分离可能伴有疼痛。
甲分离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与外伤、长期接触化学制剂、洗涤剂、美甲等有关,也可见于累及甲板的皮肤病如银屑病、扁平苔藓、甲真菌病、甲沟炎、甲下疣、甲下角质增生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维生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也会出现甲分离。此外,某些药物(如光敏性药物、化疗药物等)或系统性疾病(如甲亢)也可能引起甲分离。
治疗甲分离需要尽量寻找原发病,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针对甲真菌感染,可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抑制真菌生长,缓解甲分离症状。口服多维元素片、盐酸特比萘芬片也可缓解甲分离。日常需避免指甲长期泡水、解除肥皂等碱性物质,防止甲分离再次发生。此外,剪短指甲/趾甲,可以减少机械损伤的风险;主动避免进一步创伤;避免接触刺激和过敏物质,例如会引起过敏的美甲产品;保持指甲/趾甲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工作,必要时做好防护;甲分离区域可以涂抹凡士林等产品隔离水分或外界微生物。
急性甲分离是由外伤引起的指甲与甲床的分离,往往伴随甲下出血或甲床损伤,需要急诊处理。
过往一般处理都是拔甲,但甲床失去指甲保护,往往会形成肉包甲。因此,目前主张急诊清创+原位甲板回植手术治疗。如果甲板遗失,可以采用无菌材料制作义甲进行固定佩戴。
国外文献

这篇文章是一项关于指甲夹板固定术的回顾性研究,比较了天然指甲夹板和硅胶指甲夹板在400例患者中的并发症。以下是文章的核心内容:
1.研究背景:
- 指尖是手部最常受伤的部位,也是手部重要的美学部分。
- 研究分析了1997年至2008年间接受指甲夹板固定术的700例患者数据。
2.纳入和排除标准:
- 纳入标准包括居住在伯尔尼/伯尔尼州的患者、完整的文件记录、相同的手术团队、标准的抗生素、急性创伤、无指甲床移植以及无全身性疾病。
- 排除标准包括感染、既往手术、对已处理创伤的二次治疗、肿瘤、基于骨关节炎的变化、银屑病、红斑狼疮、雷诺病等系统性疾病、缺铁性贫血、血色病、肺部或心脏问题、持续佩戴人造指甲、手术中未对指甲床进行夹板固定以及随访期过短无法评估指甲畸形情况。
3.研究方法:
- 使用7/0号可吸收缝线材料重建指甲床。
- 围手术期使用头孢呋辛抗生素治疗。
- 如果可能的话,保留天然的指甲板,并将其用作重建指甲床的夹板。
- 如果天然指甲板不可用或损坏严重,则使用人造指甲夹板。
4.研究结果:
- 共纳入401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9.5岁。
- 受伤指甲的患者中男性较多。
- 使用了240个天然指甲和161个硅胶夹板。
- 有344例受压伤,44例截肢,13例撕脱伤。
- 43例患者发生感染,大多数感染由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 共观察到157例指甲营养不良,其中指甲分裂最为常见。
- 天然指甲夹板组显示出的指甲畸形明显少于硅胶指甲夹板组。
- 硅胶指甲组的感染数量是天然指甲夹板组的两倍。
5.结论:
- 在可能的情况下,创伤后使用天然指甲进行夹板固定似乎是有利的。
- 如果指甲板受损且无法使用,则必须使用指甲替代物。
6.讨论:
- 创伤是指甲畸形最常见的病因,指尖损伤在急诊科很常见。
- 保持近端指甲褶开放至关重要,以防止指甲完全停止生长或指甲向内生长。
- 研究比较了天然指甲板和硅基指甲夹板对甲床的夹板固定效果,并评估了两种夹板的使用并发症情况。


中英文文献下载见附件。
最后编辑于 01-02 · 浏览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