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甲状腺癌与被膜的4种位置关系

发布于 2024-12-27 · 浏览 1156 · IP 广东广东

前 言


上期文章

Jeff介绍了被膜是甲状腺的“皮”

本期文章

Jeff介绍甲状腺癌和被膜之间的4种位置关系

远离、贴近、侵及和突破


ATA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文PDF版见文末

img

图片授权:觅图网



结节与被膜的位置关系


在介绍甲状腺癌和被膜的位置关系之前

我们先从宏观视角

了解一下甲状腺癌和被膜之间的解剖

当甲状腺癌结节在甲状腺内时

癌结节从内到外依次是:

①甲状腺癌—②甲状腺组织—③甲状腺被膜—④腺外纤维脂肪组织—⑤带状肌群

具体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img


01、远离


甲状腺癌和被膜距离>2毫米

是安全、远离的位置关系


img


02、贴近、靠近、0毫米


甲状腺癌和被膜距离<2毫米

在日常超声报告中

经常描述为贴近、接近、紧贴

有时超声描述为距离为零

Jeff经常比方这就是小流氓靠近的过程


img

事实上

经常甲状腺癌结节和被膜的距离是0

但我们并不害怕

因为此时被膜往往没有实质性的伤害


img

研究认为

甲状腺癌结节与被膜之间的距离远近

和淋巴结转移风险之间有定量关系

结节和被膜距离<3毫米,淋巴结转移概率9.8%

结节和被膜距离<2毫米,淋巴结转移概率15.2%

结节和被膜距离<1毫米,淋巴结转移概率67.5%

DOI:10.1089/thy.2023.29161.lb.abstracts

当然淋巴结的转移

和结节的大小也有更密切的关联性


03、侵及、侵犯、累及、累犯


当甲状腺癌开始侵犯被膜

往往描述为

侵及、侵犯、累及、累犯

Jeff经常比方这就是小流氓进行猥亵

此时甲状腺癌已经实质性伤害到了被膜

但被膜仍然保持连续性没有完全突破


img

2022年

Jeff在卸甲而行数千计的案例中

专门整理了从0.2-0.9cm的大量案例

得出的结论是:

被膜侵犯患者淋巴结转移增多不适宜观察


相关文章:

01:裸奔的甲状腺,以及被低估的甲状腺癌被膜侵犯风险

02:甲状腺癌被膜侵犯、局部侵袭及观察风险

03:甲状腺癌被膜侵犯如何精准判断?

04:担心远转?Jeff用3个通道、12个参数构建了甲状腺癌远转预判体系

05:1cm以下甲状腺癌“科学躺平”?0.3cm超声无异常甲癌突破被膜,术后转移4个+

06:大咖说前被膜侵犯继续观察?别听别信别转账,0.6cm全切+碘131案例来了

07:被膜侵犯会怎样?0.2cm甲状腺癌开始出现淋巴结转移

08:前被膜侵犯没事?0.3cm甲状腺癌前被膜侵犯案例来了

09:还是被膜侵犯,0.4cm乳头状癌被膜侵犯大病理

10:继续被膜侵犯,0.5cm甲状腺癌被膜侵犯大病理

11:还是被膜侵犯,0.6cm甲状腺癌被膜侵犯大病理来了!

12:被膜侵犯系列终结篇,0.7cm和0.9cm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大病理来了



一部分情况下

超声可以看到结节贴近被膜将被膜顶起

此时即使超声无法发现被膜侵犯

但研究数据提示

当L/V 比> 0.2325时结节往往有被膜侵犯

L为被膜外凸起的距离

V为甲状腺癌结节对应切面的直径

大家可以直接看我之前的文章


5-24:世纪大战,被膜侵犯能观察吗?

8-23:甲状腺癌被膜侵犯如何精准判断?

7-14:裸奔的甲状腺,以及被低估的甲状腺癌被膜侵犯风险

7-13:甲状腺癌被膜侵犯、局部侵袭及观察风险

8-23:甲状腺癌被膜侵犯如何精准判断?


img
img

DOI: 10.12659/MSM.929408



04、突破、腺外侵犯


突破也就是腺外侵犯

是指甲状腺癌明确突破被膜

侵犯至被膜外的纤维脂肪以及颈部带状肌群等

腺外侵犯是侵犯行为已经成立

Jeff经常称此种侵犯为小流氓强奸行为完成


腺外侵犯不仅是终止观察的条件

肉眼可见的腺外侵犯更是全切、碘131的指征

(注:显微镜下的前被膜腺外侵犯低危可以半切)

因此无论何种情况下

都不建议以“超声可见的腺外侵犯”作为观察的终点

此部分患者术后高危复发率>25%

而且术后10年死亡率高达33%

3-52:国家视角,中国甲状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img
img

图片授权:觅知网


后 记


甲状腺癌和被膜的关系

过去Jeff写了很多很多期文章


观察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

甲状腺癌贴近、靠近和被膜距离0毫米

如果结节小于8毫米我们并不用太过惊慌

因为有实质性侵犯的比较罕见


当结节大于8毫米并出现被膜侵犯

无论是前被膜还是后被膜

并不适宜长期的观察

因为有大量的案例表明淋巴结转移往往>5个

观察过程中一旦出现超声可见的腺外侵犯

更适宜的治疗方式是全切+碘131


明知被膜侵犯仍建议患者躺平观察

故意等到被膜突破成为肉眼可见的腺外侵犯

复发率>25%、10年死亡率高达33%

则纯属谋财害命、得不偿失


本期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

(20241209)美国ATA2024年甲状腺癌指南(征求意见稿汉化版).pdf (2.86 MB)
甲状腺癌 (58)

最后编辑于 2024-12-27 · 浏览 1156

1 3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