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RH-a长方案实施有何要点?这篇详细的经验总结别错过!
目前辅助生殖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辅助生殖医生面临的挑战包括针对特定人群(尤其针对高龄、卵巢低储备及反复助孕失败等复杂病例)制定卵巢刺激方案,并探索恰当的取卵时机和干预措施等[1]。在各种COS方案中,GnRH-a长方案是出现最早的方案,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方案之一[1,2]。
那么长方案实施过程中,有哪些要点需注意呢?此次分享的两病例均采用了GnRH-a 长方案进行卵巢刺激,我们对IVF过程中涉及的检查、治疗手段和临床结局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成功经验与仍有改进空间的部分进行探讨,力求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诊疗经验。
病例一
韩某,35岁,2012年行人流一次,2016年及2023年患有右侧输卵管妊娠,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末次手术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发现左侧输卵管阻塞并疏通左侧输卵管+盆腔粘连松解术。术后未避孕未孕1年,男方检查提示弱精子症。现要求IVF助孕。
专家介绍

方淑雅
海南菁华和京生殖医院
临床副主任
海南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海南妇幼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生殖内分泌,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
病例概况
基本病史
韩某,女性,35岁。身高:156 cm,体重:58 kg ,BMI:23.83 kg/m2。
男方精液常规检查示弱精子症。
月经史:13岁初潮,6~7天/30天,末次月经:2024-04-21;婚育史:1-0-1-0。
入院诊断
1、继发性不孕症;2、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3、左侧输卵管造口术后;4、盆腔粘连松解术后。
基础情况
AMH:2.67 ng/mL
LH:4.89 mIU/mL
FSH:7.54 mIU/mL
E2:18.86 pg/mL
GH:0.11 ng/mL
T:0.39 ng/mL
P:0.41 ng/mL
AFC:双侧共8枚
COS方案:卵泡期长方案
Gn启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200 IU。
Gn天数:12 天。
Gn总量:2,725 IU。
获卵:8枚。
获胚:可利用胚胎6枚(8CI*2,8CII*2,7CII*1,6CII*1)。
移植:第3天移植2枚胚胎(8CI,8CII),冷冻4枚。
妊娠结局:移植术后11天检查HCG 629.03 mIU/mL,28天B超检查示宫内活胎,双胎妊娠。现继续妊娠状态。
表1 该周期卵巢刺激过程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患者有盆腔手术史和2次输卵管妊娠史,考虑为慢性盆腔炎病史。结合B超及内分泌结果,考虑该患者为NOR人群。综合评估后,选择卵泡期长方案进行卵巢刺激,使用GnRH-a全量降调,并及时进行LH水平监测及管理。最终获卵8枚,卵子的成熟度及质量好,优胚率高,第3天移植鲜胚,最终实现临床妊娠。
治疗心得
GnRH-a长方案在NOR人群中的治疗结局优于其它常规卵巢刺激方案及微刺激方案,其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显著增加[2]。本病例采用早卵泡期长方案,即从月经周期的第2~4日开始使用GnRH-a,实现了卵泡发育同步性高、避免过早LH峰等优势[2,3],最终获卵数量理想并成功实现妊娠。
GnRH-a长方案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足[2],而LH在保证胚胎正常发育、良好着床及妊娠后黄体功能的维持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ART中,合理的调控LH水平有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结局[4]。
在内膜准备阶段,使用GnRH-a对垂体进行降调节,不仅可以提高内膜容受性,还能使盆腔微环境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利于胚胎种植[5]。
病例二
李某,39岁。2009年足月剖宫产1孩,体健。2010年开始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13年。2022年外院监测排卵2周期,有排卵,指导同房,未孕。2023年夫妇双方要求体外受精助孕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评估,予黄体期长方案进行卵巢刺激,未孕。
专家介绍

官蓉花
粤北人民医院
生殖中心 主治医师
广东省保健协会生殖健康分会委员
韶关市丹霞英才
擅长生殖内分泌疾病,试管婴儿各种卵巢刺激方案的使用
病例概况
基本病史
李某,女性,39岁,身高150 cm,体重47.5 kg,BMI 21.11 kg/m2。
月经史:12岁初潮,月经周期4~5/26天,平素月经规则,无痛经。末次月经:2023-08-15;婚育史:初婚,1-1-0-1。
男方2023年7月外院精液检查提示无精子症,活检:右侧PESA未见精子,右侧TESA可见精子,右侧睾丸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各级生精细胞及成熟精子。男方2023年7月26日我院TESA可见精子并冷冻保存。
入院诊断
1、继发性不孕症;
2、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3、瘢痕子宫;
4、男方梗阻性无精子症
基础情况(2023年8月)
AMH:0.98 ng/mL
LH:4.53 mIU/mL
FSH:6.98 mIU/mL
E2:23.64 pg/mL
T:1.1 nmol/L
P:0.15 nmol/L
LAFC:4枚;RAFC:3枚
COS第一周期:黄体期长方案(2023年9月)
Gn启始剂量:尿促卵泡素300 IU。
Gn天数:12 天。
Gn总量:3,600 IU。
获卵:7枚。
获胚:ICSI受精5枚,可移植胚胎2枚。
移植:新鲜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未孕。
表2 第一周期卵巢刺激过程

下一周期助孕前调理
患者自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中医中药调理。
2024年3月开始注射GH,每日2 IU,卵巢刺激期间改为每日4 IU。
加强锻炼,口服辅酶Q10、DHEA、维生素D3等。
辅助检查(2024年3月)
AMH:0.66 ng/mL
LH:8.86 mIU/mL
FSH:8.85 mIU/mL
E2:17.90 pg/mL
LAFC:4枚;RAFC:2枚
COS第二周期:黄体期长方案(2024年4月)
Gn启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300 IU。
Gn天数:12天。
Gn总量:3,600 IU。
获卵:4枚。
受精:ICSI受精4枚,可移植胚胎1枚。
移植:新鲜移植1枚卵裂期胚胎,未孕。
表3 第二周期卵巢刺激过程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通过患者年龄、AMH、AFC等指标进行评估,按照POSEIDON标准可划分为第4组,该组由于兼具了高龄和卵巢储备指标不良的危险因素,在多项研究中被证实为预后最差的一类DOR患者[6,7]。本例患者第一周期的黄体期长方案失败后,复查指标可见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进一步下降,予添加GH治疗,并对Gn药物进行调整。第二周期仍未成功妊娠,后续的助孕方案可考虑调整卵巢刺激方案,或卵巢刺激后行攒胚胎方案,而后再FET准备内膜移植,也许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治疗心得
符合POSEIDON标准的患者由于获卵数减少而限制了所产生的胚胎数,在ART中的预后较低,而高龄女性中这种状况会更严重,因为胚胎非整倍体性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最终影响了每个起始周期的CLBR[7]。在DOR/POR人群中,拮抗剂方案和激动剂方案均是常规首选的卵巢刺激方案[8]。根据患者第一周期的反应,第二周期助孕前添加GH治疗,有研究表明GH可能对改善卵巢功能有所帮助:2020年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148例患者,结果表明,GH在COS周期中的补充治疗不仅可增加卵巢低储备患者的获卵数目,还可提高活产率[9,10]。
此外,第二周期进行了Gn药物的调整,将u-FSH改为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考虑的是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可以在短时间有较高效的刺激排卵效能,可促进性腺功能障碍(卵巢功能衰竭除外)妇女卵巢卵泡的生长[2]。
小结
辅助生殖已经进入到个体化治疗时代,目前临床上主流的COS方案有GnRH-a长方案(包括卵泡期长方案、黄体期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等,针对NOR人群可选择GnRH-a长方案或拮抗剂进行卵巢刺激[2,8]。而针对POR/DOR人群,拮抗剂方案和激动剂方案均是常规首选的促排卵方案,对于病例二的患者,未来可考虑拮抗剂方案等。对于POR人群目前还没有绝对有效和最理想的方案,需要准确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后选择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2,7]。
本次分享的两个病例均使用了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该药物有150 IU小剂量规格,最小可按12.5 IU调节,方便灵活调控,在精准剂量调控的同时避免药物浪费。
参考文献:
[1] 王义贤,张馨怡,谭季春.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应用的演变[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4,40(07):511-514.
[2] 乔杰, 马彩虹, 刘嘉茵, 等.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J] . 生殖与避孕, 2015, 35(4) : 211-223.
[3] 张俊韦,任炳楠,吴佘玲,等.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胚胎移植策略.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1,41(07):618-623.
[4] 赵梓宇,王晓宁,徐鸿毅,等.促黄体生成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23,32(03):469-474.
[5] 彭默然,梁雪琪,谭丽.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对FET助孕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23,32(12):1826-1831.
[6] Esteves SC, Roque M, Bedoschi GM, Conforti A, Humaidan P, Alviggi C. Defining Low Prognosis Patients Undergo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POSEIDON Criteria-The Why.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18 Aug 17;9:461. doi: 10.3389/fendo.2018.00461. PMID: 30174650; PMCID: PMC6107695.
[7] 陈镝,谢雅婷,郭闻亚,等. POSEIDON标准及其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2,42(01):80-85.
[8] 中国女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编写组. 辅助生殖领域拮抗剂方案标准化应用专家共识 [J] .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2, 42(2) : 109-116.
[9] Yang P, Wu R, Zhang H. The effect of growth hormone supplementation in poor ovarian responders undergoing IVF or ICSI: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20 Jul 29;18(1):76. doi: 10.1186/s12958-020-00632-w. PMID: 32727608; PMCID: PMC7390166.
[10] 史晓雨,潘宁宁,马彩虹. 生长激素预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3,43(08):820-824.
最后编辑于 2024-12-20 · 浏览 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