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与MRI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磁共振成像(MRI)可对神经系统进行高对比度成像,显示非常细致的解剖细节。因此,它被用于检测低对比度或微小病灶,如多发性硬化斑块、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听神经瘤等。此外,与CT扫描不同的是,CT扫描中颅底部高密度的骨骼产生的伪影使邻近区域难以辨认,MRI能够清晰地显示重要的颅底结构,如脑干、小脑和垂体窝。同样,MRI也可更清晰地显示脊髓。
MRI也有缺点。主要缺点是时间长、费用高及对新鲜出血和骨组织的显像较差。此外,安装心脏起搏器、一些其他仪器、心脏或眼中有金属碎片的患者不能进行MRI检查。一次常规的MRI扫描需要20~45分钟才能完成,而在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一次快速CT扫描可在5~10分钟内完成。CT扫描的花费通常约为MRI的2/3。此外,CT图像取决于整体组织密度,而MRI取决于质子密度和质子环境。因此,CT对骨(整体密度高而质子密度低)和新鲜出血(由于纤维蛋白原而整体密度高,但质子密度和环境类似CSF)的成像效果优于MRI。
总之,CT是头部外伤或疑似颅内出血患者首选检查,也是大多数颅内占位性病变首选的筛查方法,尤其是在急诊的情况下。MRI则更适合基于临床病史疑似有低对比度病灶,脑干或颅底病变的患者,以及当CT上未显示怀疑的病灶时可将其作为第二选择。在非紧急情况下,如需要单次、更有决定意义的影像检查时,常选择MRI检测。

最后编辑于 2024-12-05 · 浏览 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