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雾里看花辩真相——心肌损伤伴发热1例

心血管病学医学生 · 发布于 2024-10-11 · IP 广东广东
4459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4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病例信息

患者郑某某,39岁女性,职员。

主诉:反复头晕、黑曚7天,再发伴晕厥2天。

现病史:缘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黑曚,无心悸,无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无乏力,无晕厥及意识丧失,未重视未诊治。此后数天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数次,症状、持续时间基本同前。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黑曚,晕厥1次,意识丧失跌倒致头部外伤,无面色苍白、紫,无四肢湿冷,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未测血压、心律,数十秒后清醒,无肢体麻木,就诊社区医院处理头部伤口。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查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ST段压低(V4-V6)。门诊遂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收入院。

既往史:

· 4月前因下肢肌疼痛及发热就诊外院,查血常规:2.03×109/L,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IgM、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抗dsDNA、抗核抗体+ANA抗体谱、自身免疫肌炎谱、Comb’s试验等均无明显异常。

· 肌电图:肌源性损害(活动期)。

· 骨髓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免疫组化:(髂后)HE及PAS示:骨髓增生较活跃(70%);粒红比例增加,中幼及以下阶段为主,嗜酸粒细胞增多。

· 肌肉活检病理:电镜下见肌源性纤维排列基本规则,局部见肌原纤维轻度撕裂、溶解,余未见特异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提示存在EB病毒感染。

· 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予“甲泼尼龙 24mg QD、泮托拉唑 40mg QD、瑞巴派特 0.1g TID”治疗后症状较前改善,遂予出院,规律服用上述药物治疗。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

P:49次/分,BP:102/62mmHg,SpO2:96%。

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率49次/分,心律稍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 心电图:(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交界性逸搏心律;(3)ST段压低(V4-V6),请结合临床

img

★ 心脏彩超:(1)二尖瓣反流++~+++;(2)三尖瓣反流++; (3)主动脉瓣回声增强伴反流+;(4)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img

★ 其他结果:

img

初步印象:

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病毒性心肌炎待排?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诊治经过:

 ★ 入科后行临时右室起搏器置入术

 ★ 药物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奥司他韦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甲泼尼龙、极化液(10%GS 250ml + 胰岛素4U+ 10%KCl 5ml)  、维生素C、泮托拉唑等

 ★ 临时起搏器植入后心电图:(1)窦性心律与心室起搏心律交替;(2)心室起搏呈VVI工作方式,频率60次/分,其功能未见异常;(3)完全性房室分离

img

 

★ 治疗期间多次复查肌钙蛋白

img

★ 治疗期间完善相关检查

img

★ 血液科及风湿免疫科会诊意见:暂不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引发心脏损害,暂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心脏损害证据

 ★ 冠脉CT成像:冠状动脉未见钙化灶,呈右优势型,各支冠状动脉未见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性改变。 

 ★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

左室壁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左心室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及局部室壁运动未见异常。 

 ★ 心脏磁共振平扫+增强:(1)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局部增厚,心肌炎或结节病所致待除,请结合临床;(2)二尖瓣轻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

img

★ 患者拔除临时起搏器后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反复高热。

高热起连续三天、术后第七天、术后第十天进行血培养检查均未培养出细菌,查血常规、降钙素原未见异常。

img

该例患者心肌损伤原因是什么?是否是心肌炎?

如果是心肌炎,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后续诊疗方案如何制定?

术后反复高热原因为何?感染还是另有蹊跷?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11)
纠错
1 16 6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