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差点漏诊给病人放回家!
病例信息
患者,男,64岁,因“左肩背部疼痛伴阵发性胸部不适2天。”主诉入院。近2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背部疼痛,伴阵发性胸部不适,持续时间不等,具体叙述不详,无胸闷、心悸、咯血,无咳嗽、咳痰、气促、喘息、呼吸困难,无腹痛、大汗、肢体活动障碍等不适,曾外院输液治疗后症状减轻,但症状易反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曾因“胃Ca”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结核”等慢性病史。查体:T 36.4℃,P 70次/分,R 19次/分,BP 149/89mmHg,SPO2 98%(未吸氧)。一般情况可,神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完善十二导联心电图示(16:25):窦性心律,II、III、AVF T波倒置;V3、V4、V5 ST段水平压低,电轴左偏。进一步完善右室及正后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3R、V4R、V5R Q波形成。急查床旁心梗三项(16:44):Myo:15.3ng/ml(0-58);CK-MB:1.49ng/ml(0-5);cTnI:0.06ng/ml(0-0.3)。急诊胸部CT:双肺透亮度增高,请结合临床;心界不大。16:48复查心电图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以“肩背痛查因:肩周炎?ACS?其他?”予急诊留观。18:36复查心梗三项:Myo:124.820ng/ml(0-60);CK-MB:10.98ng/ml(0-5);cTnI:1.081ng/ml(0-0.3)。复查心梗三项心肌酶明显升高,结合患者病史、入院心电图,NSTEMI诊断成立。立即予心梗一包药嚼服,进一步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血糖、电解质、CRP、凝血四项+D二聚体、BNP、传染病学初筛等检查助诊,给予肝素钠静脉注射肝素化,肝素钠持续微量泵入抗凝。Grace评分134分(中危),动态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胸痛、肩背痛变化,动态复查心电图变化,追踪急查血结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病情相对平稳。因我院暂无冠脉造影及PCI条件,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及转运风险后予联系120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总结与讨论
1、患者入院心梗三项阴性,间隔112分钟后复查心梗三项明显升高,而且发病时间远超12h,导致两次检查结果大相径庭的原因有哪些?(影响床旁心梗三项快检结果的因素分析)
(1)我院床旁心梗三项检验原理: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当待测样本加入缓冲液中混匀,样本中的待测物和荧光标记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将混合样本滴加至测试卡的加样孔,在层析作用下,反应复合物在沿着硝酸纤维素膜向前扩散,被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对应抗体所捕获。样本中的待测物越多,检测线上积聚的复合物越多,荧光抗体信号的强度反映了被捕获的待测物数量,经荧光免疫分析仪,可检测出样本中待测物的浓度。
(2)影响结果因素分析:该检测方法可使用全血或血清测定,取血后应尽快分离血清,以免溶血。我科采用全血进行测定,检验结果不如血清测定准确;黄疸、脂浊、溶血样本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偏差;样本超出线性范围,未用生理盐水稀释测定,可能出现假阴性;检测卡铝箔袋破损或缓冲液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絮状物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偏差;患者本身患有免疫系统疾患等合并症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偏差;操作不当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偏差。
(3)解决应对方法:因我科无血液样本离心条件,并且要求快速检测,快速判断,若怀疑床旁心梗三项检验结果数据的,联系检验科复测心梗三项(血清复测)。
2、Grace评分对NSTE-ACS的指导意义
<108分(低危):择期冠脉造影,必要时PCI治疗;108-140分(中危):72h内冠脉造影,必要时PCI治疗;>140分(高危):24h内冠脉造影,必要时PCI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极高危):2h内冠脉造影,必要时PCI治疗。
3、不典型ACS的识别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的严重表现,起病急骤,症状重,表现复杂,不典型表现常见,预后差,“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及早确诊,尽早抗凝或再灌注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对ACS的识别,尤其是不典型ACS是接诊医生早期识别的难点。不典型ACS的临床特点:(1)老年居多;(2)表现复杂多变,以心脏外症状为首发或主要表现;(3)合并症多、诊断困难;(4)死亡率高;(5)女性多见。由于老年患者常为多支血管病变,病变较为复杂,而且多为弥漫钙化迂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较多,部分已存在侧支循环及病理生理功能减退,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或其他伴随疾病,如脑血管意外、慢性肺部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往往首发症状不典型,而且对疼痛反应差,易出现无痛性梗死等,尤其同时合并多种疾病,或发病时的表现极似某一合并症时,更易造成误诊。女性则与绝经后雌激素、脂肪代谢障碍引起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合冠心病发病率升高有关。因此:(1)不明原因的颌面以下至脐部以上的疼痛均应常规做心电图;(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3)年龄40岁以上,尤其女性;(4)不明原因的胸闷憋气,或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尤其伴有大汗、心脏节律和速率变化及血压下降时;(5)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和/或室壁节段性运动时,尤其冠心病史者均应想到ACS可能,胸片提示心影增大可谓是冠心病的佐证之一;(6)疼痛发作时心电图及心电图动态变化尤其重要,尤其ST AMI时有助于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而且床旁心电图及时方便,优于酶学检查;(7)血清心肌酶的升高有助于AMI的诊断确立,但最早出现阳性的肌钙蛋白也需2-4h,而且敏感性仅33%-49%,12h才达到98.2%,对于STEMI来说往往已失去最佳再灌注治疗时机,不宜作为首选,但肌钙蛋白定量为区分UA和NSTEMI的重要标准,也不可忽视;(8)尽早使用硝酸脂类和抗凝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ACS症状和稳定病情,但食管痉挛时也可得到缓解,应注意区别;右室梗死患者应慎用硝酸脂类药物;β-R阻滞剂可诱发或加重冠脉痉挛,UA患者不宜用。
女性、老年和/或合并多种疾病时不典型ACS常见,以NSTEMI和UA更为突出,可表现为多系统器官和/或似与心脏毫无关系的各种症状,导致诊断困难,加强专业知识,详细询问病史,心电图及心肌酶动态观察及综合全面分析才能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最后编辑于 2024-09-22 · 浏览 2.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