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讨论】也论GMP

发布于 2003-11-17 · 浏览 9055 · IP 澳门澳门
这个帖子发布于 21 年零 17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我觉得,目前,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改造和GMP认证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实施GMP认证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只是简单的获得药品生产许可吗?当然也不排除很多企业通过实施GMP认证来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或者说是企业质量。然而很多情况下,企业往往纯粹是为了GMP认证而搞GMP。结果呢,企业员工没有进行很好的培训,员工实施GMP没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企业呢又大张旗鼓的在那里搞GMP。
我的好几个朋友,他们在帮企业搞GMP认证的时候,就对我说,他们企业的GMP相关的文件都是照着其它企业的文件拿过来直接写,公司不管,只要能够编出来就行。这仅仅是文件这一块,还有其它很多方面都有类似的问题。又比如说,个别药厂为了通过认证,全面招聘技术管理人员或其他技术人员,在认证时,人员结构比例合理,而当该企业通过认证后,又将部分招聘人员进行解聘,从而不能保持业务技术人员的稳定性,给产品质量埋下隐患。所以呢,即使通过了GMP认证,企业所有员工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观念还是没有质的提高。这是其一,企业大部分员工认识不足,或者说企业管理层认识不足。

其二呢,GMP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多,许多中小企业,虽然有可能进行GMP改造,但是通过了之后,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很关键了。进行GMP改造虽然说不仅仅是为了可以生产药品,但是,这确实是一道关口啊,通过了就可以生产,但是没有通过认证就是不能生产。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在实施GMP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生产品种和规模的调研问题。通过调研确定生产品种和剂型后,再确定生产规模,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浪费。如洁净室的建设费用,根据杜氏报道,“洁净室外延1m,工程费用将增加22%;洁净室每提高一个净化级别,工程费将增加35%,运行费用将增加38%”。因此,企业应慎重确定车间洁净度级别及洁净室面积,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人力、财力和能源的浪费。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对某些小生产厂家,如若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就应考虑和大、中型药厂合作,以他们的品种和资产来带动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避免了大中型企业扩大生产需要征地等方面的开支,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措施。

当然,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如厂房布局不合理,设备选用不当,洁净度问题,以及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验证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存在,需要不断改进。话说回来,我还是认为,最主要的仍旧是质量管理观念没有跟上。

仅仅是个人意见,有不同想法,还望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于 2004-05-22 · 浏览 9055

39 7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