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在诊治理念、方式、策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推动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化,提高患者救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指南在以往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采用以循证为依据、问题为导向的表述方式,综合近 5年国内外重要临床研究数据,经多学科专家讨论,形成29条推荐意见,包含诊断、治疗及随访三部分,希望本指南为中国急性胰腺炎临床诊疗实践提供证据支持。
1、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且呕吐后疼痛不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等休克表现,严重脱水和老年患者可出现精神状态改变。临床体征轻者仅表现为腹部轻压痛,重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偶见腰肋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 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Cullen 征)。急性胰腺炎可并发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以呼吸功能、肾功能损害常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脂肪酶升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度优于淀粉酶。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腹部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急性胰腺炎早期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胰腺水肿、胰周渗出、胰腺和(或)胰周组织坏死等。
2、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 3 项:(1)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高于正常上限值 3 倍;(3)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符合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上述 3 项标准中符合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2] 。

推荐意见 1:临床上符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3 项特征中的 2 项,可做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2:除非确诊需要,否则急性胰腺炎发病初期不推荐进行增强 CT 扫描(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3:可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入院时或发病初期应常规进行超声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胆道系统结石(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4:RAC和DBC均可用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分级,两者在预测病死率、ICU 入住率及ICU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5:CAP 患者伴有持续器官功能障碍和胰腺(胰周)坏死感染,病死率高,需给予高度重视(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6:目前尚无准确的 SAP 预测系统,应严密监护患者的器官功能,警惕 SAP 的发生(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7: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可分为早期(发病≤2 周)和后期(>2 周),分别对应病程中的两个死亡高峰,两个阶段的病情可能有重叠(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一般性推荐)。
推荐意见 8:确诊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应使用晶体液,以 5~10 ml·kg-1 ·h-1 的速度即刻进行液体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9:急诊 ERCP 无助于缓解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仅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及持续胆道梗阻的患者(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10:镇痛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镇痛药物与方式(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一般性推荐)。
推荐意见 11:在胃肠功能耐受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展经口或肠内营养(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12: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13:急性胰腺炎合并静脉乳糜状血或血甘油三酯>11.3 mmol/L 可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需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以快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14:ACS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需采用包括增加腹壁顺应性、清除胃肠内容物、引流腹腔及腹膜后积液等综合措施降低腹内压,不建议早期行开腹手术(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15: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胰腺或胰周感染(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16: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发热、腹痛、全身状况恶化等感染症状时应考虑 IPN 可能(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17:建议对怀疑IPN的患者行包括降钙素原在内的炎症指标检测及 CT 检查以辅助诊断。不建议对怀疑 IPN 的患者常规行细针穿刺抽吸检查(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19:IPN患者的治疗以“Step‑up”策略为主(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20:部分经严格选择的病例,可直接行手术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轻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21:外科或内镜“Step‑up”手术各具优势。现阶段,外科“Step‑up”仍为多数中心IPN治疗的首选(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22:胰腺或胰周感染是 PCD 和内镜下穿刺引流的重要指征,可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早期进行(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23:对于存在大量腹腔或腹膜后积液合并 ACS 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亦可进行穿刺引流;应早期(<72 h)拔除引流管,以减少继发感染(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一般性推荐)。
推荐意见24:目前IPN的手术干预时机为急性胰腺炎发病 4 周后(证据等级:中;推荐级别:强烈推荐)。
推 荐 意 见 25:DPDS 患 者 首 选 内 镜 下 治 疗(证据等级:中;推荐级别: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26:急性胰腺炎后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常见,可表现为左侧门静脉高压症状
,无需抗凝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级别:一般性推荐)。
推荐意见 27:约 1/5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会进展为RAP,针对病因的治疗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证据等级:中;推荐级别: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28: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推荐尽早行胆囊切除术(证据等级:高;推荐级别:强烈推荐)。
推荐意见 29: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后需进行规律随访,及时发现并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远期并发症(证据等级:弱;推荐级别:一般性推荐)。
最后编辑于 2024-08-04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