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及肥胖指标与成年人慢性肾脏病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复杂、牵涉多个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现有数据显示,全球超过8.5亿人受到肾脏疾病的困扰,其中大多数为CKD[1]。据估计,全球CKD患病率为8%~16%[2-4]。CKD在全球死亡率排名第十一位[5-6],给社会带来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正迅速上升,其致残和致死率的增长幅度位居慢性疾病首位。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可以使体内的胰岛素代谢异常,进而引起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CKD。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是一个衡量IR的指标,与CKD发生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数为横断面研究[7-9]。临床上常用的肥胖指标包括BMI、腰围(waistline circumference,WC)和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TyG指数与肥胖指标结合组成了TyG-BMI、TyG-WC、TyG-WHR指数,相较于单独使用的TyG指数,这些组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已在糖尿病前期、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多种常见疾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成为研究新方向[10-11]。目前,有关TyG指数与肥胖合并指标在CKD发生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本研究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TyG指数及其肥胖合并指标与CKD发生的关系,期望这些指标成为识别CKD高危人群的辅助指标,为促进群众健康、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参考和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人群为2015年1月—2022年1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个体。研究纳入在2015—2022年期间至少参加过3次健康体检调查,且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m,FPG)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臀围(hip circumference,HC)、BMI、WC数据资料完整的成年人。排除肝硬化、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以及基线时患有CKD、UACR和eGFR异常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已通过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豁免患者知情同意[伦理审批号:伦审(研)2023年第11号]。
1.2 问卷和体格检查
采用医院统一规范的问卷收集受试对象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个人病史。受试者静坐休息后,由医院专业的护士测量WC和HC,计算WHR:WHR=WC/HC。采用欧姆龙HBP-9020型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3次坐位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值。身高、体质量的测量采用SK-14B0121型电子秤(深圳双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计算BMI:BMI=体质量/身高2(kg/m2)。
1.3 实验室检查
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等生化指标。计算TyG指数,TyG指数=Ln[TG(mg/dL)×FPG(mg/dL)/2][12];TyG-WC=TyG×WC;TyG-BMI=TyG×BMI;TyG-WHR=TyG×WHR。
采集体检者清晨中段尿标本,检测尿白蛋白(urine albumin,UALB)、尿肌酐(creatinine,Cr),并计算UACR、eGFR。UACR=尿白蛋白(mg/L)/尿肌酐(g/L),eGFR采用肾病饮食改良研究(The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study,MDRD)的简化公式计算,eGFR=186×(Scr×0.011)-1.154×(年龄)-0.203×(0.742女性)[mL·min-1·(1.73 m2)-1],Scr(μmmol/L),年龄(岁)[13]。
1.4 诊断标准
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的标准来进行CKD的诊断: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3个月以上,可诊断为CKD[14]。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两项:(1)eGFR<60 mL·min-1·(1.73 m2)-1;(2)蛋白尿(UALB≥30 mg/24 h或UACR≥30 mg/g)。FPG≥7.0 mmol/L及既往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诊断为糖尿病[15]。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诊断为高血压[16]。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18 mmol/L,和/或TG≥1.70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37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1.04 mmol/L,和/或目前使用调脂药物治疗者可诊断为血脂异常[17]。平均每周饮酒≥1次,且持续时间≥6个月定义为饮酒[18]。平均每天吸烟≥1支,且持续时间≥6个月定义为吸烟[19]。运动频率≥1次/周定义为有运动习惯[20]。
1.5 随访调查
本研究以发生CKD为主要结局,研究随访至2022-11-10。随访时间=达到研究终点的日期(或随访截止日期)-基线日期。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和R 4.2.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采用方差分析(ANOVA);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模型)分析TyG指数及其结合肥胖指标与CKD发生的关系。并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可视化TyG水平与CKD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分析包括4 921例队列人群,男3 139例(63.79%),平均年龄为(54.6±12.4)岁。截至随访终点,新发CKD 139例,发生率为2.8%。
2.2 不同TyG、TyG-WC、TyG-BMI、TyG-WHR四分位组CKD发生率比较
根据基线TyG指数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别为Q1(5.43~6.66)、Q2(6.67~7.04)、Q3(7.05~7.43)、Q4(7.43~9.97);将参与者按照基线TyG-WC指数的四分位数分成4组,分别为Q1(204.49~523.14)、Q2(523.15~593.21)、Q3(593.22~657.16)、Q4(657.17~992.75)组;将参与者按照基线TyG-BMI指数的四分位数分成4组,分别为Q1(92.43~149.16)、Q2(149.17~168.43)、Q3(168.49~188.92)、Q4(88.93~306.64)组;将参与者按照基线TyG-WHR指数的四分位数分成4组,分别为Q1(2.76~5.66)、Q2(5.67~6.26)、Q3(6.27~6.83)、Q4(6.84~9.67)组。
不同四分位数分组的TyG、TyG-WC、TyG-BMI、TyG-WHR指数的研究对象CK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新发CKD和未发生CKD组的单因素分析
新发CKD和未发生CKD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SBP、WC、WHR、TC、LDL-C、HDL-C、FPG、HbA1c、尿酸(uric acid,UA)、UACR、eGFR、TyG、TyG-WC、TyG-BMI、TyG-W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新发CKD和未发生CKD组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运动习惯、DBP、BMI、H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4 TyG指数及其肥胖合并指标与新发CKD的关系
以是否新发CKD为因变量(赋值:是=1,否=0),分别以TyG、TyG-WC、TyG-BMI、TyG-WHR为自变量,进行Cox模型分析。充分校正混杂因素(模型3)后发现,与TyG指数Q1组相比,TyG指数Q4组发生CKD风险显著增加(HR=1.756,95%CI= 1.010~3.054);与TyG-WC指数Q1组相比,TyG-WC指数Q4组发生CKD风险显著增加(HR=2.532,95%CI= 1.210~5.296),P<0.05,见表3。

2.5 RSC评估TyG和TyG-WC指数与CKD发生风险的关系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RCS可视化TyG和TyG-WC指数与CKD发生风险的关系,发现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BMI和UA后,TyG指数与CKD发生风险呈非线性相关(P非线性=0.048),TyG指数越高(>6.93),CKD发生风险越高,见图1;随着TyG-WC指数的升高,其与CKD发生风险呈线性上升趋势(P非线性=0.078 ),见图2。


3 讨论
肥胖与CKD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21-23],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均已被证实为CKD的危险因素[23]。IR发生在经典的胰岛素-β反应器官(肝脏、骨骼肌和白色脂肪组织)中,特别是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24]。近年来,研究显示CKD患者普遍存在IR,IR是CKD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25]。现有的IR检测手段复杂且昂贵,在基层医院仍较难开展[26-27]。TyG指数作为一种新的IR替代指标,计算方法简单,在临床工作中易于获得[28-30]。但目前TyG及其肥胖合并指标与CKD之间的研究罕见。因此,本研究探究TyG指数及其肥胖合并指标与CKD的发生关系。
ZHAO等[7]的研究表明,TyG指数越高,肾脏血管损害越严重。一项包含11 712例研究对象的队列发现TyG可以预测CKD发生[31]。另一项随访5年的研究指出,TyG指数是eGFR快速下降和新发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32]。本研究结果显示,TyG、TyG-WC、TyG-BMI、TyG-WHR中,较高四分位组的研究对象的CKD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提示TyG、TyG-WC、TyG-BMI、TyG-WHR的升高可能与CKD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TyG指数是由空腹血糖和TG结合的,血脂异常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和蛋白尿[33],TG本身在近端小管中的积累也会刺激肾糖异生,增加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34]。糖代谢异常影响CKD的进展,与IR也密切相关。首先,IR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如高血压、葡萄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和血脂异常[35-36],这也是CKD的危险因素[37]。其次,胰岛素在肾脏中起重要作用,包括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控制动脉血压。IR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相关。IR通过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产生,刺激IGF-1受体,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系膜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凋亡,引发肾脏纤维化。此外,IR强化肾小管的保钠作用,导致血压对盐的敏感性提高,肾小球内压增加,导致微量白蛋白尿,进而增加肾脏损害[38]。最后,IR可以通过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破坏肾脏足细胞和基底膜,引起和加速CKD的进展[39-40]。
大量的证据表明,肥胖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在不断发展[41]。众所周知,肥胖总是和代谢综合征中的糖脂代谢紊乱及血压升高同时出现。但有研究发现,校正了血糖、血压和血脂等的影响因素后,并未发现肥胖与CKD风险增加相关[42]。因此,研究认为,肥胖和CKD之间的关联可能是由于代谢异常中的多种病理机制导致的[43-45]。如果肥胖者没有血压升高、糖脂紊乱等代谢异常情况,则对健康的危害较低,并将其命名为代谢正常肥胖[46]。并且,肥胖对CKD具有双重作用,称为“肥胖悖论/逆向流行病学”,一方面其是CKD发展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其与ESRD患者更好的生存结果相关[47-49]。因此,本研究将不同肥胖指标与TyG指数相结合,从不同维度分析TyG指数与其结合肥胖指标与CKD发生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肥胖与CKD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后,相较于TyG-BMI和TyG-WHR,TyG和TyG-WC指数与体检人群CKD发生的关系更加密切。TyG-WC指数与CKD发生风险之间呈线性剂量关系,即随着TyG-WC指数的升高,CKD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TyG指数与CKD发生风险之间呈非线性剂量关系,在一定范围内(TyG>6.93),TyG指数越高,CKD发生风险越高。
本研究具有一些局限性,首先,其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其论证强度不如前瞻性队列研究。其次,本研究是基于健康体检人群数据进行的,由于此类人群通常拥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具有代表性和结论推广的局限性。最后,一些其他的混杂因素,如睡眠等,在本研究中并未被探究。因此,未来需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大样本人群研究以得到更加完整和准确的研究结论。
4 小结
TyG、TyG-WC、TyG-BMI、TyG-WHR与健康体检人群新发CKD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TyG和TyG-WC在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其第4四分位数组的CKD发生风险显著高于第1四分位数组。且TyG-WC指数与CKD发生风险呈线性剂量关系,TyG-WC指数与CKD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关系。TyG和TyG-WC指数均为CKD的影响因素,控制TyG和WC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管理CKD,对CK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略
最后编辑于 2024-05-30 · 浏览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