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失败,还能用即刻种植来修复?
临床上根管治疗是解决牙髓和根尖病变的主要技术,但成功率也不是100%,对于根管治疗失败病例,通常是采取拔除后3个月以上进行修复,患者缺牙期较长,影响患者的功能和美观。
其实,对于能够接受种植的患者,即拔即种,即刻修复,才是理想的选择!
材料和方法
使用材料:
种植机,种植体,骨粉,胶原膜,CBCT。
选择患者:
选择64名患者,根管治疗失败后能够接受种植修复。
1.纳入标准:
(1)全身情况良好,无种植手术禁忌症及系统性疾病;
(2)根管治疗失败病例,即根管治疗后,患牙无法正常行使功能,患者同意拔除,并且无急性根尖炎症;
(3)邻牙及对侧同名牙无严重的牙体或牙周疾患;
(4)无法保留的患牙周围至少有三壁以上骨存在。
方法
1.对来诊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对于根管治疗失败病例,并处于非急性炎症期,并且能够具有良好初期稳定性的病例,采用即拔即种方法共植入32枚种植体,设为实验组;
2.对同期拔牙后3个月以上病例,骨条件符合种植要求,常规植入34枚种植体,设为对照组。
植入过程按选取种植系统的标准化流程进行:
1.对于即刻种植过程采用微创拔牙,根据骨量选择GBR手术,并按标准修复时间修复,修复后12个月复查,拍X光片检查记录骨吸收情况;
2.种植体专用牙周探针探诊种植体周围四个点位,取探诊深度平均值记录,并记录探针有无出血、菌斑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
3.比较两组负重1年的存留率;
4.种植体周菌斑指数(PLI)、种植体周改良出血指数(mBI)、探诊深度(PD)。数据用PASWstatistic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负重1年存留率均为100%,两组无差异,骨吸收等种植体周围组织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现代根管治疗术因为在机械清除、化学清除、以及热牙胶充填系统等的使用下,成功率已经大幅提升,但根管及根尖周的特殊环境,使得顽固细菌很难完全清除,最终失败的牙齿只能拔除。
通常选择种植修复的患者,我们建议拔牙后3个月再进行种植,但考虑到经过规范的根管治疗的患牙,即使有炎症,也基本被控制住了,细菌的数量也不多,可以采用即刻种植的方式。
即刻种植就是拔牙的同期进行种植体的植入,其成功率已经证实同常规种植无明显差异。
即刻种植成功的前提是种植体周围无感染,而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根管治疗后根尖病灶范围缩小,细菌数量已经减少,在种植窝预备过程中,采用扩孔钻清理拔牙窝内的肉芽组织,并采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进行机械和化学清除残留细菌。
对于根尖形成骨吸收的,例如根尖肉芽肿,要先用适当大小挖勺,刮除肉芽肿,然后用定位球钻沿着肉芽肿去除后的骨壁进行磨除,并交替冲洗,以尽量除尽细菌及肉芽组织。在多重处理的作用下,符合种植植入标准,因此能够取得稳定的成功率。
即刻种植成功还有一个因素是初期稳定性,为了取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一般通过加深牙槽窝的方法,通过种植体根尖部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但对于根尖下无足够骨量的病例,需要通过侧壁余留骨量固位,取得初期稳定性。
因此,在拔牙后,要对拔牙窝侧壁进行精细处理,刮干净所有软组织。尤其是曾经形成过瘘道的,为彻底清除细菌,要将瘘道一并刮除,并于骨板穿通处植入人工骨粉,以封闭细菌进入通道。
因种植体周围环境类似牙周环境,临床上评价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时,借鉴了牙周炎的相关概念和指标。临床上评价种植体周围组织一般采用PLI、mB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PD测量指标。
尽管实验组采用即刻种植,但因为适应症掌握较好,能够彻底清除细菌,避免了即刻种植带来的感染风险,所以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另外,本文只是采用即刻种植,而没有采用即刻负重,因此避免了应力集中引起种植体边缘骨吸收。
本文研究对象,对于可能会发生骨吸收病例,均不同程度进行GBR进行骨增量,因此能够取得稳定的种植体周围骨量,从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也相对稳定。
总之,经过根管治疗失败患牙,可以采用即刻种植进行修复,能够有效缩短疗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注:
1.以上内容出自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20年第25卷第1期,作者:王彩瑞,李曙光。
2.以上所有内容及图片仅用于口腔医疗学术交流使用。
最后编辑于 2024-05-16 · 浏览 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