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10年,待过民营医院,建议能不去民营医院就不去


入行十年,我供职的第一家医院,起初是一家国企旗下的二甲医院,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且保守,医院衰败成为了包袱,民营资本开始收购控股。
所谓新的管理理念开始贯彻落实,医院层面设计了很多单项奖,比如“月度收入第一、月度增量第一、手术量第一”等等,但更多的是惩戒项目,比如“病历质量未达标、医保扣费个人部分”等。奖是小奖,罚是大罚。
还有面对利益问题,股东不和闹分家的,强迫员工拉病人的,没有指征过度诊疗的……各种花样,层出不穷。经历了一年的瞎折腾,最终没能实现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导致很多员工被迫离职,后来我也离开去了公立医院。
回到当下而言,选择民营医院就业,确实是有风险的。虽然大多数公立医院也是自负盈亏,但有了国家托底还是不一样的。
民营医院的风险来自于什么?我有几点看法:
一、资本天性逐利。资本家投资强调地是回报、是利润,这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属性,先天不和。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对资本而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二、品牌先天不足。中国老百姓对自己健康的关爱程度和对公立医院的认可度是一样的。XX人民医院的招牌和XX大学附属医院的加持,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头好。你可以起个协和的名字,但你永远都成为不了北京协和。信任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但却可以在一朝一夕被摧毁。
三、投资难以持续。医疗机构可以挣钱,但投资门槛很高。在没有实现盈利的前期,需要持续不断输血扶持。面对政策法规的调整和各种利益的纠葛,民营资本后继乏力者甚多。跨界医疗圈的企业家,由于主业经营不善牵连优质副业的更是数不胜数。
强烈建议站友慎重选择民营资本控股或管理的医院,能不去就不去。欢迎站友一起回帖聊聊,你建议大家第一份工作选择民营医院吗?
最后编辑于 2024-04-28 · 浏览 36.5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