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切实提升居民药品使用素养》联想网友对话
读《切实提升居民药品使用素养》联想网友对话
按:看下报纸报道,就想到与网友对话:
1,网友:
发来一进口药图片(日本产),
2,辛老师回应:
不懂日文,是降尿酸药?
3,网友:
我有痛风症状,朋友用过这个药,说治疗痛风效果很好,推荐给我用。
4,辛老师
我网友给我回复了,非布司他。你有痛风,应该先找内分泌医院,人民医院有王某某主任。
不能道听途说,自我一套。通过专科医生评估,先生活管理上开始着手。
5,网友:
好的,谢谢了。
感言:
这是一个有一定文化背景的行政领导干部,崇洋迷外,还自搞一套。就是医药行内人士,专科的病,还得请专家科医生评价,何况一个外行人。
所以,我的想法,提升居民药品中使用素养,科普宣教,会随时出现 在药师身边。
2024-04-27,收录,辛老师
标题 -1:满足“把药用好”需求
标题-2:增强健康问题治理效能
标题-3:一项需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
切实提升居民药品使用素养
健康报,2024-04-15(2)
□ 卢春山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患者数量增加、传染病对健康造成威胁等形势,确保药品正确使用在维护公众健康和做好疾病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升居民的药品使用素养,不仅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需要,也是完善健康治理体系的需要。
标题 -1:满足“把药用好”需求
药品使用素养既包括对药品一般知识的认知,也包括按照医嘱正确服用药品、管理个人的药物治疗计划、妥善处理药物相关问题等实践技能。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健康需求日益多样化,“有药可用”和“把药用好”是居民对药品服务的两大需求。实现“把药用好”,客观上需要从两端发力。
一端是药学人员能力建设。从医疗体系内部入手,强化卫生健康技术服务体系中药学人员的能力建设。在卫生健康技术服务体系中,医、药、护、技四类专业人员不同程度地承担着执行药品管理政策、提供药学技术服务的职责,需要重视这些专业人员的药学服务能力建设。
另一端是居民药品使用素养提升。在提高各类专业人员药学服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全体居民的药品使用素养。通过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体居民的药品使用素养,补齐“把药用好”的短板。
标题-2:增强健康问题治理效能
帮助公众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和践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健康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公众“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增强,为公众履行健康责任提供健康公共产品,需要解决那些个人做不到、市场不愿做的问题,当前就面临着如何帮助公众提升药品使用素养的问题。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更加易于获取,但也有大量的错误或不准确信息广泛传播。公众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很难做出正确的用药选择,药物滥用和错误用药现象频发。当前,如何充分利用好数字工具,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科技赋能健康管理,以便更便捷、更准确地帮助公众,是一个现实课题。
在药品获取和安全使用上,不同背景的人存在着条件、能力的差异。通过开发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提升全民药品使用素养,有助于缩小健康差距,促进健康公平。
标题-3:一项需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
提升居民药品使用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共同参与。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包含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中,有一段关于“合理用药”的表述,涉及居民药品使用素养。《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也涉及药品使用素养。
鉴于提升居民药品使用素养对于实现“把药用好”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增进我国健康问题治理效能的迫切需求,笔者建议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大框架下,开展居民药品使用素养提升行动,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形成提升居民药品使用素养的强大合力。
开展居民药品使用素养提升行动的前提条件,在于找到居民药品使用素养的核心知识点。要科学确定出哪些知识与技能是最紧缺的,哪些信息是每位居民必须了解的。要通过科学方法、协同研究、严谨论证,把核心知识点找出来,通过实施专项行动进行精准的健康促进。
提升居民药品使用素养是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必须把住的一个关键“穴位”,打通痛点堵点,就可以畅通其理、完善治理。
(作者系国家卫生健康委药具管理中心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

最后编辑于 2024-04-28 · 浏览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