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509】抗癌治疗后,记得别与医生失联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辛药师
    您的案例《【509】抗癌治疗后,记得别与医生失联》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8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24-03-16 · 浏览 654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7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509】抗癌治疗后,记得别与医生失联

健康报,2024年1月29日(8)


提要:

 

标题-1;治疗后随访有多重要

5点

 

标题-2:何时随访最合适

随访重点在治疗结束后的5年内;

 

子宫内膜癌

治疗结束后的2~3年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1次,之后每半年1次,5年后每年1次。

 

宫颈癌

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1次;第3~5年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年复查1次。

 

卵巢癌

随访间隔为初始治疗后的前2年里每2~4个月随访1次;第3~ 5年每3~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观察

 

标题-3:随访要查哪些项目

3,1,症状和体征:

寻找肿瘤复发的蛛丝马迹

3,2,抽血化验:

查看肿瘤标志物

3,3,影像学检查:

拍个片子,让肿瘤病灶原形毕露

 

2024-03-16,收录,辛老师


全文:

专家提示

【509】抗癌治疗后,记得别与医生失联

2024年1月29日(8)

【林女士的故事】


林女士,40岁,3年前因子宫颈恶性肿瘤做了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她患的是预后较差的腺癌,复发风险高。经医生综合评估后,林女士接受了规范的放化疗。治疗结束后,林女士总算松一口气,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多姿多彩的生活,让林女士慢慢忘记了医生嘱咐的定期随诊。近半年来,她的下腹及腰背部出现疼痛,并逐渐加剧。林女士这才想起医生的嘱咐,赶快到门诊复查。不幸的是,检查结果显示,林女士的肿瘤复发,并扩散到膀胱及直肠,双肺也有多发转移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 章静菲 赵欣欣 白文佩


img



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随着医学的发展,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然而,恶性肿瘤的凶险之处在于它的扩散能力,患者存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而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这便是定期随诊的重要性所在。遗憾的是,不少患者在肿瘤治疗结束后就和医生断了联系,或忘记复诊。


标题-1;治疗后随访有多重要


像林女士这样很重视手术和放化疗,却忽视治疗结束后复查随访的妇科肿瘤患者并不少见。定期随访对患者有哪些好处呢?


1.癌症患者即便在接受治疗后,仍存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且多数患者复发时没有明显症状,只能通过定期的随访、体检,才能尽早发现异常信号。疾病本身要早诊早治,面对疾病复发,同样需要早诊早治,只有尽早治疗,才能将肿瘤的危害降到最低。


2.有些患者在发现肿瘤时已属晚期,但也同样需要复查随访,只是要边治疗边复查,复查的目的是帮助医生观察疗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得到更好的疗效。另一方面,妇科肿瘤的诊疗技术发展很快,定期随访有助于患者及时获得最优的治疗选择。


3.癌症患者在经历大手术、长时间放化疗后,会面临一些不适症状和心理问题,随访有助于化解困惑。常有患者因各种原因自己纠结了很久,在随访时听到医生的专业解读后,一下子豁然开朗。


4.与普通人群相比,肿瘤患者容易伴发其他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定期随访有利于及早发现这些危险因素。


5.对一些年轻、有保留生育功能需求的患者,肿瘤治疗结束后何时能孕育新生命,也需要定期随访,根据复查的情况来决定。


因此,肿瘤患者治疗后仍要和医生保持联系,坚持随访,定期复查。如今,不少医院都有随访服务,当患者或家属接到随访电话或短信时,不要“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应尽量克服困难,按随访要求去做。


标题-2:何时随访最合适


癌症有5年生存率的说法,5年没复发,基本算是治愈或慢性病化了。因此,通常对肿瘤患者的随访重点在治疗结束后的5年内,具体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该何时去随访呢?


在我国部分城市,子宫内膜癌已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复发出现在治疗后3年内。因此,在治疗结束后的2~3年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1次,之后每半年1次,5年后每年1次。


宫颈癌在我国仍是发病和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根治术”只是一个理想的手术名称,是否真的根治了,远期随访说了算。宫颈癌治疗结束2年内复发概率最大,复查频率也最高,因此建议患者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1次;第3~5年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年复查1次。


卵巢癌被称为“妇癌之王”。我国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四成。由于多数卵巢癌患者复发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定期随访,不适随诊”尤为重要。卵巢癌的随访间隔为初始治疗后的前2年里每2~4个月随访1次;第3~ 5年每3~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除了按时随访外,妇科肿瘤患者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观察。观察的重点包括治疗后出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或排液,接触性出血,腹痛腹胀甚至扪及包块,盆腔、髂关节、背部或腿部疼痛,咳嗽,呼吸困难,下肢肿胀,厌食、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排尿习惯改变,血尿、血便,体重明显减轻等。这些症状不会无缘无故出现,最好的做法是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医生帮忙判断原因。


标题-3:随访要查哪些项目


随访的重点在于评估症状、识别复发征象,不给肿瘤卷土重来的机会。那么,随访时需要关注哪些项目呢?


3,1,症状和体征:


寻找肿瘤复发的蛛丝马迹

随诊时医生通常会询问肿瘤复发的相关症状(不明原因腹痛、阴道流血或排液等),并进行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对于宫颈癌患者,专家推荐至少每年进行1次子宫颈(保留生育功能者)或阴道细胞学检查。


3,2,抽血化验:


查看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通过抽血化验来检测。


肿瘤标志物包括很多种,对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最有意义的指标是糖类抗原125(CA125),随访时检查CA125或其他初诊时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监测疾病复发或转移。


CA125受炎症、月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的影响,轻度升高时不必恐慌。对于子宫颈鳞癌患者最有意义的指标是鳞状细胞抗原(SCC),宫颈腺癌患者可出现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标志物的升高。


3,3,影像学检查:


拍个片子,让肿瘤病灶原形毕露


随访时,根据临床需要,医生会建议完善B超(腹部、盆腔)、CT(胸部、腹部、盆部)、磁共振(MRI)或PET/ CT检查。这些影像学检查是肿瘤病灶的照妖镜,对于有临床指征或体检发现有复发征象的患者,医生会选择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判断有无复发和转移。


肿瘤随访看似简单却意义重大。癌后余生,请记得与医生保持联系,不做抗癌“孤勇者”。

恶性肿瘤 (143)
宫颈癌 (67)
卵巢癌 (64)
子宫内膜癌 (45)

最后编辑于 2024-03-16 · 浏览 65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