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门诊日志:慢阻肺
老年男性,既往有慢支肺气肿病史,此次因“咳喘3天”就诊,自诉咳喘在活动时明显,无夜间端坐呼吸,查体:慢性病容,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啰音,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考虑患者为慢支急性发作,未作检查,给与头孢他定,氨茶碱及地塞米松10mg静滴,此后3天患者均是按此方案治疗,今日再次就诊,诉症状好转,但仍有活动后喘气,少许咳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偶可闻及少许干啰音,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但查指脉氧最高只有94%
患者第1天和第5天(今天)均是找我诊治,中间几天是在其他医生那里就诊,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地米一直都是每天10mg这样在用,考虑到不能突然停药,而且他的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我今天给他地米减少到了7.5mg,另外也给他加了低流量吸氧治疗,关于接下来的治疗,有些拿不定,所以来这里请教各位老师:
1.地米减量方法
2.上述治疗中存在什么问题么?
3.目前治疗方案还有什么可以调整么?如何能提高患者氧饱和度?
本人基层卫生院医师,这里病人差不多都是门诊就诊,很少住院治疗,说起来惭愧,以前总是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仔细想想,虽然都是小病,其实病情变化,治疗反应都是因人而异的,以后想认真仔细些对待,这里卧虎藏龙,所以想把自己遇到的疑问,也许很微不足道,发来这里请教论坛前辈和同道,万分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