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492】漫漫抗癌路,我们一起披荆斩棘》读后随笔

发布于 2024-02-01 · 浏览 433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9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492】漫漫抗癌路,我们一起披荆斩棘》读后随笔


按:

这篇文章,说明什么问题?就是如北医三院医学专家薄世宁所说:

为什么需要医学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是生命第一;

1,延长生命长度;

2,为病患找回尊严,

3,不断给生命带来希望。【1】【2】

文献

【1】 辛老师,2023讲课件《《过新年,话新冠》73页(图)

【2】我眼中的医学终极价值,(健康报,2022年3月15日(5)我眼中的医学终极价值

img

2024-02-01,收录,辛老师

文章标题

1,“我想活得久一点”

2,“哪种方案效果更好”

3,“我还有机会吗”

4,“我想来看看您”


【492】漫漫抗癌路,我们一起披荆斩棘

健康报,2024年1月23日(5)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日间化疗病区 韩颖

1,“我想活得久一点”

2020年6月,我接收了一名外院转来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我们继续对她按原方案进行治疗。但随着治疗周期数的增加,患者越来越焦虑。

“韩医生,我能耐受化疗的不良反应,手麻脚麻我都能忍受,只要我能活着就行,我想多陪陪儿子,起码陪他到小学毕业。”我先是一怔,后又心头一紧,因为我也有个儿子,他也上小学了。

我经常会被患者询问:“大夫,我能活多久?”我也总是会回答:“到底疗效怎么样,生存期有多长,需要结合你自身的病理、病期、疗效和耐受性综合评判,得一边治疗,一边评判。”但坦白地说,对于这位患者,我觉得她想陪上三年级的儿子上完小学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患晚期乳腺癌,伴有内脏转移,最要命的是,她对多种药物都不敏感,往往治疗初期疗效不错,后期病情很快就会再次进展。

果不其然,患者在接受了6个周期二线治疗后,肝上的转移灶增大了。“韩医生,有什么好办法吗?我就想活得久一点,多陪陪我儿子。”她问。

2,“哪种方案效果更好”

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选择死亡比选择活着更容易。因为如果选择活着,他们就要不断地接受治疗,承受不良反应带来的痛苦,且癌症是会出现耐药的,这对他们精神上的打击是更致命的。

对这位患者,我给出了建议:“目前有两种三线治疗方案供您选择。一种是使用目前新上市的ADC类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费用较高另一种是使用小分子TKI类药物联合口服化疗药进行治疗,效果也不错,且在医保范围内,家里经济负担会小一些。”听完我的建议后,患者似懂非懂地看着我说:“哪种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好?”“从效果上看,目前ADC类药物的临床数据更完善,但是咱们国内自主研发的这种小分子TKI类药物的临床数据也不错,就是全球的数据还不成熟。”“那我选择ADC类药物。”她斩钉截铁地说道。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她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所以我特地再次提醒她道:“这个药很贵,而且没有进入医保,一旦启用就要一直用下去,您可能还需要再考虑一下经济承受能力。”“韩医生,如果我人都死了,留着钱还有什么用?”她笑了笑说,“我就想多陪陪儿子。”

就这样,这位患者的三线治疗方案启动了,一个周期下来要自费近3万元。庆幸的是,前期治疗的效果很好,患者肝脏上的病灶明显缩小。但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治疗10个周期后,患者病情再次进展。

3,“我还有机会吗”

“是不是没有希望了?”患者拿着复查的影像报告跑来问我。“还有,就是成功的几率没有前面几线高。”我客观地回复她说。我一直认为,开诚布公地和患者交流非常重要。“韩医生,我就是肝脏上面新出了一个病灶,可以选择局部介入治疗吗?”她接着问。“晚期乳腺癌属于系统性疾病,单纯的局部治疗效果不好,其实我更倾向于做新发病灶的穿刺活检,再次明确病理及免疫组化情况,并根据复查的病理结果制订下一步治疗计划。如果您不想接受活检,我建议您在全身系统性治疗的基础上,再考虑局部治疗。”此后,患者没有再出现。

半年后,患者拿着再次复查的影像结果来找我,她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韩医生,之前你给我的建议我没有听,直接去做介入治疗了,你看现在肝上怎么成这样了?”这次,她的脸色明显不如以前好,黑黢黢的,眼神里也看不到以前的光了,满是惊恐与不安。“你需要全面检查一下,评估身体情况。”我说。“我还有机会吗?”她又问。“有,但是风险大,而且会更贵。”我如实告诉她我的判断。

随后,我把患者安排到了协作医院,在她住院的第二天,协作医院主管大夫告诉我,患者住院后出现了恶心、喷射样呕吐,急查了头部磁共振,考虑单发脑转移伴脑水肿,并出现脑疝,已下了病危通知。她的病情急转直下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忍不住主动联系了她。

拨通电话后,传来的是一位中年男士的声音:“韩医生,您好,我是她爱人。您稍等,我爱人想和您通话。”“韩医生,您好,我这次是不是过不去了?”患者急切地问。“您的情况我听主管医生说了,他已经帮您联系好去做手术。”我尽量平缓地答道。“您说我还坚持吗?我还能好吗?”她接着问。“你再坚持一次,目前还有治疗的希望。”我说。“那行,我听您的,再试一次。”她接纳了我的建议。

4,“我想来看看您”

患者的手术很成功,切除颅内转移灶后,她进一步接受了最新一代ADC类药物的治疗,又一次绝处逢生,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22年6月,患者给我打来电话:“韩医生,您在医院吗?我想来看看您。”“我不在,居家了。”我说。“哈哈哈,那您好好休息,正好多陪陪孩子,我一切都好,就是想看看您。”她的声音里满是喜悦与感激。

漫漫抗癌路上,医生和患者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士,虽然疾病不在我们医生身上,但最关注疾病情况和治疗不良反应的肯定是我们,而我们最 需要的就是患者的信任。有了相互的信任,我们才能一路携手,披荆斩棘。

最后编辑于 2024-02-01 · 浏览 433

1 1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