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 VS 莫西沙星,有何区别?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 DNA 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 II)活性,阻止细菌 DNA 复制,发挥抗菌作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抗菌谱广、肺组织浓度高、总体耐受性较好。但这两种药物在药动学、药效学、适应证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下面就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抗菌谱的区别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是氧氟沙星活性的 2 倍。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强的的活性。对一些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相比左氧氟沙星抗菌谱更广,除了阳性球菌、阴性杆菌、支原体、军团菌抗菌活性相当,对于非结核分支杆菌和厌氧菌,莫西沙星的活性是强于左氧氟沙星的,而莫西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临床应用价值。

二、药动学的区别

三、适应症的区别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均被称为「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因其在呼吸道有很高的组织分布浓度,有的部位甚至超过血药浓度,且对呼吸道的常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等 G+ 菌及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所以常用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的治疗。
因左氧氟沙星的尿液排泄率为 80%,而莫西沙星尿液排泄率仅为 20%,热病(50 版)中写到,莫西沙星因在肾脏中分布浓度较低,且涉及复杂尿路感染时,抗铜绿假单胞菌效果差,故不推荐莫西沙星用于泌尿系感染。其他问题见下表。

四、不良反应的区别

五、医保情况
2021 年医保目录中对于左氧氟沙星的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均没有限制,对莫西沙星的注射剂有所限制,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