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烫伤无处不在,一起学习并掌握烧伤、烫伤预防及处理。

首先分享一下我碰到的一下比较严重的烧伤患者图片,有火烧伤、水烫伤等。
案例如下图。








像这类烧伤、烫伤应该怎么区分呢。
首先了解一下烧伤、烫伤的概念。
一、烧、烫伤的定义
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或黏膜的损害,严重者也可伤及其它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也有将热液、蒸汽所致之热力损伤称为烫伤。
二、病因:
大部分在家居中发生的烧伤及烫伤都是轻度烧伤,有数字统计2/3的烧伤都是在家中发生。烫伤多数在小孩中发生,热水、弄翻的热食物都是引起烫伤的主要原因。
烧伤及化学性灼伤:多数在青年及成年人中发生。
三、烧伤分度:



四、烧、烫伤深度:
I度烧伤:症状:红、肿、痛。
愈合 : 3 ~ 7 天,不留疤痕。

II度烧伤:分为浅II°烧伤:症状 : 红、肿、很痛,水泡形成,创面红润、潮湿。
愈合 : 1~2周愈合,多数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II°烧伤:症状 :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疼痛明显。愈合 : 3~4周愈合,留有瘢痕。


III度烧伤:症状:创面呈深红色、白、黑色,干硬如皮革,神经破坏,无痛觉。愈合 :无法愈合,必须植皮。


五、烧伤深度如何判断:采用三度四分法: 即Ⅰ° 浅Ⅱ°、 深Ⅱ° 、 Ⅲ°
浅度烧伤_Ⅰ°红斑性烧伤:表皮层损伤,局部轻度红肿,干燥无水疱,烧灼感,疼痛,2~3天红斑消失,3~5天痊愈,脱屑,不留疤痕。
浅度烧伤_浅Ⅱ°水疱性烧伤:水疱较大壁薄,表皮脱落见创面湿润,淡红色,肿胀,渗出明显,剧痛,感觉过敏,皮温增高,大约1~2周愈合,短期内色素沉着,不留疤痕。
深度烧伤_深Ⅱ°水疱性烧伤:水疱较小或无,去皮后基底苍白或浅红,创面明显,水肿明显,疼痛感觉稍迟钝,局部皮温略低,无严重感染,3~4周痊愈,留有疤痕。
深度烧伤_Ⅲ°焦痂性烧伤: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皮革样,失去弹性,干燥,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网,疼痛消失,感觉迟钝,皮温低,局部发凉,3~4周焦痂脱落,范围大时需植皮,愈合后遗留疤痕或畸形,不能出汗。
六、烧伤面积中国九分法:


七、烧烫伤的早期急救很重要,要保持镇定。迅速脱离致伤源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烧伤,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即脱离致伤源,最大限度地阻断致伤源对组织机体的进一步损损伤。
八、烧伤的分类
1、火焰烧伤
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用就近的水源灭火,或用不易燃烧的衣被铺盖灭火。切忌奔跑呼救,以避免加重头面部和呼吸道损伤。
2、热液烫伤
应立即除去被热液浸透的衣物。
3.电烧伤
发生电接触伤后,首要的是切断电源,切忌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切断电源和灭火后,应检查伤员的神志、呼吸和心跳,如有呼吸心跳暂停现象,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摩。
4.化学烧伤:如何紧急处理。
1.确定化学药品种类:2.除去受污衣物
3.眼睛烧伤的沖洗:4.缓慢冲洗(生石灰烧
伤时禁用水冲洗)。
5.尽快就医
烧、烫伤的预防及自救:
九、如何预防:
烧烫伤是意外伤,很多情况下都是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或是不正当的处理意外事故时造成的,因此烧烫伤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范的。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预防意外伤烫伤的重要环节。工作中的许多操作规程都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甚至是生命和血的代价总结出来的,一定要重视和恪守。
2、 时刻注意排查可能的烧烫伤隐患。如:老化的煤气灶、老化松动的电器和插座接头、不稳定的热液装置
3、 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热水器、电暖器等
4、 正确处理家中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意外事件,如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总闸门并开窗通风,千万不要打开电器开关(包括电灯、排风扇等),也不要在现场拨打手机
5、 改变容易引起意外烧烫伤的生活不良习惯。如:躺在床上吸烟常因困倦睡着,烟头引燃被褥烧伤;冬季长时间应用电热装置(如:暖宝)睡着后引起低温烧伤;甚至长时间将笔记本电脑放于膝上操作也会造成皮肤的低温烧伤。
6、 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尝试有风险的医疗保健操作。如:拔火罐、艾灸、大蒜等有刺激性植物的穴位贴敷,这些操作很容易造成皮肤烧伤,有时甚至是深度烧伤。
十、处理:
在烧烫伤急救上提出了“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并广为宣传、家喻户晓,起到了很好的救治效果。
“冲”就是烧烫伤后的即时冲淋降温
“脱”就是除去燃烧后或浸满热液的衣物
“泡”指的就是冷疗。在5-20度的清水中浸泡烫伤处30分钟
“盖”是指创面的覆盖。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伤处
“送”表示妥善的转送医院。
因此,平时熟知一些基本的烧伤预防和急救常识,对避免烧烫伤损害是非常有帮助的。
就医后有些病人及家属在烧伤、烫伤后,很多人相信“民间土方”,在伤口上涂牙膏、酱油、酒精、紫药水、红汞、龙胆紫以及草药等,殊不知这些对伤口反而有害,往往加重创面感染。且在烧烫伤创面涂有颜色的药物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而对于烧伤深度的判断是制订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
所以医生告诫在现场的正确做法是,涂抹一些湿润烧伤膏,可有效减少创面疼痛,也有一定保护创面的作用。
学校里:
1、教室里不能放太烫的开水。2、不要让小孩单独进厨房。3、使用带有安全装置的电插座。4、分餐桶放在桌子上,让小儿有秩序地排队拿饭,不挤不赶不碰撞。
所以要安全防范烧、烫伤。
最后编辑于 2023-11-13 · 浏览 7057